这事之后,秦弦还是改不掉那小心翼翼的样子,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活全部都揽了。
但季远能感觉出来,他不像刚回来的时候那样,每天都谨小慎微的,生怕自己又被送走了。
秦弦的户口迁回来了,但因为季远是未成年,要落户还是要落在成年人家里,最后秦弦的户口挂在了大伯的名下。
不过这次的麻烦就少了许多了。
季远生在阳历八月下旬,他过完生日不久新学期就要开学了。
秦弦的新学校又成为了一个难题,幸好好那时候转学还不需要来回跑这么麻烦,只需要转出学校开个转学证明就行。
剩下的只需要带着转学证明找学校,只要转入学校有学位能接收就行了。
可季远已经考到县城了,他是绝对不放心把秦弦一个人放在镇上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秦弦的学籍转到县里,让他跟自己一起去读书。
到时候自己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走读,这样既可以照顾秦弦又可以读书了。
转学转到镇上是很容易的,可要转到县城就没那么简单了。
秦弦马上就十一岁了,已经长大了不少,他知道季远的难处,很懂事地要给季远减轻负担:“哥,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你放心去县城上学吧,不用担心我。”
季远自动过滤了秦弦的话,他就算是缺心眼,也不可能把秦弦一个人留在镇上。
他决定先去县城碰碰运气,实在不行……实在不行就把妈妈存的紧急备用的钱拿出来去疏通关系,只要能把秦弦上学的事解决了就行。
这种事还是必须要成年人出面才行,季远高中要军训,为了避免出意外,他提前一个月就和大伯开始往县城跑。
转学很顺利,季远没有花钱,和大伯带着秦弦去了一趟就成功了。
入学前一个星期,季远带着秦弦去学校做了两张试卷,顺利地被录取了。
不过他做的是三年级的卷子,秦老太死后,秦笛就没让秦弦读书了,耽误了一年,秦弦现在本该上五年级,却不得不留下来继续读四年级。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能让秦弦上学季远就很高兴了。
兄弟俩提前一个星期收拾好东西去了县城。李二毛说的没错,自从季远和李二毛跑出去一趟后。李二毛的父亲终于意识到李二毛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再动不动对李二毛拳打脚踢了。
当然,谩骂和侮辱还是少不了的,不过起码不用再受皮肉之苦了。
一整个暑假,李二毛每天都在季远家和他自己家来回穿梭。
临走之前,季远把家里的钥匙给李二毛留了一把。
毕竟李二毛那个有暴力倾向的爸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发疯,到时候李二毛一个人在家就没地方去了。
季远在距离学校的不远处租了一个单间,不大,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两兄弟住进去还挺像模像样的。
虽然价格有点贵,但这已经是季远选的最便宜的房子了。
这房子租给过不少人了,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兄弟俩出去买了个电饭锅,就可以回家做饭吃了。
为了节约用钱,两兄弟舍不得去外面吃,一直都在家里煮饭。
虽然林秋亭留给他们的钱不但够他们读完大学,而且还能有剩。
但现在这种没有收入,每天都在往外花钱的日子还是让他们心里有些不踏实,还是能省一点算一点的好。
一个星期后,秦弦背着书包去了小学,季远收拾东西奔向了高中。
入学军训一共半个月,这半个月吃住都得在学校,算是封闭式管理,军训没有完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出学校。
等待入学这一个星期,季远害怕秦弦记不住路,每天都要带着秦弦去小学转一圈,然后不厌其烦地提醒秦弦,过马路要小心,必须看着路。
入学头一天晚上,季远提醒秦弦家里的煤气用了一定要拧紧,厨房里的窗户不能关,插头一定要记得拔,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锁门,不管谁来了都不许开门。
秦弦跟在他屁股后面,小鸡啄米似的不住点头。
最后季远还是不放心,让秦弦把他说的话重复一遍。
秦弦老老实实把他的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上学放学路上要注意车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能相信陌生人,更不能把家里没大人的事告诉别人。每天回家必须立刻锁好门,不管是谁敲门都不能开门,家里的煤气用了必须要把阀门拧紧,电饭锅的插头煮好饭要立刻拔掉,厨房的窗户不能锁死,必须保持厨房痛风。”
季远见他没有遗漏,总算放下了心。最后,季远给秦弦留了些钱,让他收好。
第二天,兄弟俩各自上学去了。
季远入学第二天就开始军训了,这些天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秦弦,生怕秦弦出一点事。
季远度日如年地熬过半个月,连衣服都没换就跑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