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出他所料的话,后人正是凭借着二桃杀三士的计谋,让外国企业内斗,从而乖乖的交出高铁技术。
“1978年,当时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从东京到京都。”
不过他在震撼于后世高铁成就的同时,也无比欣慰取得这一成就的后世子孙万代。
“中国从技术和经验都不足的末尾生,摇身一变成为领头羊。”
“然而,铁道部反手就通知北车,让其加快和阿尔斯通谈判的进度。”
现在看到后世的高铁成为全世界第一,他在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自豪。
就是这样让他们内讧,后人不仅钱花得少,还拿到了他们的高铁技术,这就是大国智慧。
“这些实验车型,提升了我国高铁的自主研发水平。”
原本这个愿望只是他的痴心妄想,他也知道永远不可能实现。
“1978年时,中国的火车很多还是蒸汽火车。”
于是后人采取先杀西门子的策略,第一轮投标要求必须出让大部分的高铁技术。
“想要建高铁,首先需要新型列车。”
阿尔斯通和日本高铁联合体原本还想趁火打劫,被西门子这么一搞直接傻眼了。
“到了1993年,虽然大多数换上了更先进的内燃机车,但是最高时速也只能达到110公里左右。”
那就是后世的高铁能取得耀眼的成就绝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必定是经过几代人殚精竭虑、默默付出,克服重重困难换来的。
“最终经过审核,发现有4家公司能满足我们的建设需求。”
“2004年5月,中国铁道部向全世界发布了一项采购需求,140列时速达到200公里的动车组。”
“至此,完成了对西门子等公司的超越,成为了世界高铁技术最强、规模最大的国家。”
以他大秦目前最快的骏马来看,时速还不到50公里,连后世高铁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在2004年的一次会议上,未来中国铁路技术引进的总原则得到了明确。”
第一阶段算是告一段落,但整个故事并没有完结。
“很快,双方就达成了协议。”
“技术可以引进,而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中。”
“这给了中国铁路人很大的触动,觉得应该追求更快的速度,中国高铁的种子从此开始萌芽。”
后人能有不畏艰难险阻的高尚精神,他大唐子民也同样有。
没有第一步,也就不可能有后面的成功。
“那就是自主化,能够做到自主设计,把知识产权抓在我们自己手里。”
李世民:从无到有,从有到质的飞跃,中国从铁路到高铁的发展当真是精彩至极。
而后人灵活运用二桃杀三士的智慧,最终成功拿到国外的高铁技术。
这就是中国人,不管多么艰难险阻,总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最终的考核指标叫国产化率,一列动车组有4万多个零部件,一开始的国产化率当然是0。”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西门子老老实实的。
“于是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得十分傲慢,开出了每一列动车35亿人民币的天价之外,还要收取39亿欧元的技术转让费。”
“在2008年,铁道部和科技部决定研发时速350公里以上的中国高速列车。”
他还清楚地记得,主播过年回家乘坐的高铁速度之快,令他瞠目结舌。
“铁道部再次抛出一个大订单,这次的技术规格更高,要求时速达到250公里。”
了解其中的艰难,便可知一群多么伟大的后人创造出多么伟大的举世瞩目工程。
“于是,通过两次订单谈判,前后加起来也不过才两年时间,中国就掌握了时速250公里高铁的核心技术。”
“不但开出了接近600亿的天价,还在许多关键技术的转让上不肯退让,引得铁道部官方都出面了。”
刘彻:从铁路技术引进的总原则就可以看出,后人在高铁发展上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最后取得成功也就不意外了。
“南车和北车也借着跟阿尔斯通谈判的行为,来给西门子和日本联合体施压,迫使他们让步。”
按照主播所说,中国高铁发展经历了三個艰难的阶段,他倒是非常好奇这其中的过程。
当时国外的高铁厂商一年也就能卖出去为数不多的高铁,而后人放出消息说要一次采购140列,但必须要以技术入股。
“可惜在试验阶段,中华之星就出现了稳定性差的问题,最终只作为临时客车使用过一段时间。”
“2007年,中国铁路又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
“铁道部还表示在建设过程中,中标企业必须对关键技术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中方。”
书籍中对铁路交通的详细介绍,让他看到了铁路铺满大唐全境的希望。
“其中,西门子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公司能力都是最强的,而庞巴迪实力则最为弱小。”
原本他还对大唐发展铁路不抱信心,但如今看到后人不畏艰难的精神,也同样鼓舞了他,让他多少有些信心。
但没关系,后人给他做了好的榜样。
既然后人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取得成功,他相信大唐子民在大唐图书馆进修后,也能取得成功,让铁路交通在大唐境内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