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各率一支人马北伐,成功拿下交通枢纽徐州。”
“同一个月,武汉国民政府也制定了北伐河南的方案。”
“由唐生智出面组建北伐军,并派人联络冯玉祥和阎锡山,夹击河南的奉军。”
嬴政:这都还没有打下天下就起内讧,要不是最后还算理智,说不定一片大好形势将化为乌有。
奉系军阀的威胁还在,就迫不及待的内讧争权夺利,他怎么看都有些愚蠢。
虽然权力的诱惑很大,但怎么着也得消灭外部的威胁再说吧!
从这一方面来说,汪精卫的目光太过短浅,差点就将取得的优势付之一炬。
不过好在国民党内部有明事理之人,知道要搁置矛盾,先北伐消灭奉系军阀再说。
按照最终的发展来看,毫无疑问是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内讧中胜出了。
对于这一点,他倒是丝毫不意外。
毕竟以当前的形势来看,支持蒋介石的势力很多,而且银粮弹药也充足,最后打败汪精卫也就顺理成章了。
“北伐开始后,阎锡山并未响应,选择坐山观虎斗。”
“不过,仅靠唐生智和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对付河南奉军也足够了。”
“就这样,刚刚进入河南的奉军就被北伐军又赶到了黄河北岸。”
“然而,就在南京、武汉各自北伐期间,蒋介石在南京悄悄出手了。”
“蒋介石借助列强和江浙财团的支持,切断了长江中游与下游的经济联系。”
“民国时期的武汉虽然也是商业重镇,但与上海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蒋介石封锁了武汉的资金流入渠道后,苏联援助进不来。”
“武汉政府立即陷入赤字状态,工商业也是一片哀嚎,十万人失业。”
“见识了蒋介石的金融炸弹威力后,冯玉祥立即倒戈,以每月两百万银元的代价抛弃了武汉政府,奉南京政府为正统。”
“首鼠两端的阎锡山也亮明立场,将武汉方面派到山西的联络代表礼送出境。”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穿一条裤子了,在这种情况下,汪精卫丧失斗志信念,叛变革命,也在武汉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此破裂。”
“武汉国民政府清党后,汪精卫在冯玉祥的撮合下答应迁都南京,但也提出一个条件。”
“去南京可以,但蒋介石必须走,我跟谁共事也不想跟他共事。”
“对此,蒋介石自然是不会答应。”
“于是,南京武汉两个国民政府继续维持了对峙局面。”
“很快,唐生智就在武汉扬言要东征南京。”
“蒋介石担心后路空虚,就从前线抽调大量兵力回防。”
汪精卫:这些军阀都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没一个可信的。
想想他辛辛苦苦北伐消灭敌人,可不停有人给他使绊子,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为了对付张作霖的奉军,他特意联系冯玉祥和阎锡山,力求三面夹击消灭奉军。
他在北伐前思考得很清楚,三方夹击之下,奉军根本就没有活命的可能。
一旦他打败了奉军,凭借这功绩定然可以极大的提升自己的威望,借此可以压蒋介石一头。
如此一来,肯定可以极大的增加他打败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可能,从而成为革命军唯一的话事人。
可无奈的是,他想得很美好,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原本答应好的阎锡山坐山观虎斗也就算了,他对此也早有预料。
可蒋介石这个无耻之徒趁火打劫,趁着他北伐大战奉军期间,切断武汉的经济联系,致使武汉国民政府一片哀嚎。
他为了党国北伐而努力奋斗,而蒋介石落井下石趁机使绊子,这让他如何能忍受得了。
即便他暂落下风,也不会轻易屈服的,誓要和蒋介石一较高下。
“张作霖见状,立即让张宗昌和孙传芳率军南下,趁势攻占了徐州。”
“听闻徐州沦陷,蒋介石的脸就挂不住了,要是没有调兵南下,哪会有这事。”
“为了挽回面子,蒋介石便亲率第一军一师,外加第六、第十、第三十七、第四十军等部,向徐州发起反击。”
“不想这次反击却让蒋介石丢了大脸。”
“反击期间,白崇禧建议稳扎稳打。”
“毕竟北洋系统治江苏多年,熟门熟路。”
“但蒋介石不听,他觉得孙传芳攻占徐州必然立足不稳,主张速战速决。”
“蒋介石一意孤行,结果遭遇惨败。”
“孙传芳见蒋介石孤军深入,后路空虚,逮住机会派兵迂回攻击,竟然反包围了北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