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尖忙碌的时候,各大友商也接收到了自家试玩对《炉石传说》的评测。
内容:
潜力:
营收:
长长的游戏分析报告,当然不止是简单几个字母,而是非常系统的内容。
但这三样,是各大厂商管理最在意的东西。
张明忠去我鸟厂上报的时候,他还是非常用心的,做这一行,口碑是非常重要的。
以后就算不在我鸟厂做了,想要跳槽跑路,那口碑也是换公司的敲门砖。
忠心谈不上,拿钱办事,就得把事情办好。
交了稿子,张明忠便开始了自己的评测复述:
“王总,我个人认为指尖的《炉石传说》是一款具有爆款潜力的优秀作品,内容的竞技性,随机性,娱乐性,做的都非常好。
氪金点也完全不在数值上,这就给了普通玩家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氪金玩家的体验上,他们的做法和之前《三国杀》类似,用特殊的皮肤,cg特效,带给氪金玩家不一样的体验。
我测试了原皮和传说皮肤的斩杀效果,只能说,游戏快感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他们真的很会做“爽”这个概念。
而且,玩了几款指尖游戏之后,我发现了其中的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保留普通玩家娱乐性和公平性的同时,极度拉开普通玩家和氪佬的额外体验,他们的氪点,都是游戏内容之外的东西。
让你感觉很牛逼,但又不会影响游戏本质,他们……”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张明忠的报告被对方打断,他只是低下头,不吱声。
作为资深玩家,对游戏玩家的流失,他比一般玩家的感触更深。
像我鸟厂,每一款游戏都有kpi指标。
正常情况下,这样的kpi指标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得逼氪,怎么逼?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卖数值。
但是氪金玩家的数值上去了,普通玩家的体验基本上就没了,没了体验,普通玩家自然就会退坑。
退坑的多了,氪佬打不着屌丝,那就只能氪佬打氪佬。
大氪佬打死小氪佬,小氪佬也退了。
往复循环。
时间一长,游戏只剩下大氪佬,然后没人玩,最后倒闭。
所以卖数值一直都是一种游戏行业饮鸩止渴的行为,而且即使知道,也必须做,毕竟kpi在那摆着呢。
公司一大就不可能面面俱到。
kpi这块,起码可以保证营收。
具体运营策略,那是下面人的事情,公司大了,上面哪能顾得过来。
其实这不是张明忠第一次对我鸟厂提出意见,但毫无意外的,又一次被打断了。
张明忠也不生气。
反正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说到底,他只是个专业试玩人员。
我鸟厂这边是继续研发跟进,还是干脆就此退场,任由指尖继续发展,那都不是他能决定的事。
其实他心里已经隐隐有种感觉,在指尖的《炉石传说》出来之后,我鸟厂已经压制不住指尖游戏的发展了。
而且就算我鸟厂继续跟进,指尖出一个他抄一个,都没有办法限制住指尖。
眼下我鸟厂抄袭《三国杀》的《英雄杀》还没出来。
人家品质更高的《炉石传说》已经上了,那你是不是要筹备资金,人力,再弄个《炉火传说》?
《英雄杀》他已经玩过,最终给了一个还不错的评价。
但真的还不错嘛?
他是拿了我鸟厂的钱才这么说的,实际就是一坨屎,临时赶工的东西,纯纯的粗制滥造。
也学着指尖弄了一些名场面cg,可临时的草台班子,怎么和人家精心准备制作的相提并论?
国内这些游戏厂商,还是这些年圈钱圈的太爽了。
又没有其他大厂的竞争。
以至于指尖出了几款优质游戏后,直接把友商打的找不着北。
张明忠暗暗摇头,他也知道,自己这种小人物的意见,领导是听不进去的。
而且,我鸟厂的策略不说对不对,至少人家把钱赚到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