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等他成状元了,儿子把这个好事跟母后说说,也让母后高兴高兴。”
皇帝点了点头,听见外面的座钟响了一声,想着这会儿时间不早了,站起来拉着儿子出了书房。
三年前林如海也是参与过科举阅卷的,因为今年考生中有自己的儿子,他就被回避在家中闲坐。
今年一开春,小儿子就送进宫当伴读,目前也只有早上在宫中,中午吃过饭被送回来接着读书。
这个时候这小子抓耳挠腮,就仿佛凳子上有一颗钉子扎着他了,有几份坐立不安。
林如海板着脸呵斥他,“怎么还不坐好!”
林皎也不坐了,干脆跳下凳子,跑到林如海身边,“爹爹,您说我哥这一次能不能进三甲?”
林如海摸着胡子,他当然希望儿子进三甲,但是这种事不是自己希望就能变成现实的。
“天下人才济济,各处都是卧虎藏龙,你兄长虽然在咱们这一片儿是佼佼者,但是江南那个地方才是人才辈出呢。”
“江南读书人可多吗?”
林如海点了点头,想着小儿子既然无心读书,自己心情也不宁静,正好父子两个说说话。
“最近几天不可在你兄长跟前提科举之事,让他先好好歇着,放心的睡几天,前几天可把他累坏了。”
林皎恭敬听了,但是随即又想起一件事儿,“这事儿就算咱们爷俩不说,但是娘亲和嫂子那边儿天天急急忙忙的,不是去这边拜佛,就是去那边烧香。就算我哥哥不急,被她们两个这么一带,肯定是要急起来的。”
贾敏带着儿媳妇儿去各处烧香的事情,让林如海也觉得有些过于急躁了。
就问在一边站着的管家,“太太和大奶奶还没回来呢?”
管家答了一声。
“既然如此,那把姑娘请过来一块说说话。”
管家出门去了,过了一会儿林如海看到女儿举着一把团扇挡在头上,慢慢地走了过来。
一家三口人在书房说话,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外边院子里面叽叽喳喳全是妇人的说话声。
林如海还想着贾敏就该回来了,果不其然,贾敏喜气洋洋的回来了。
林如海看了之后不仅有些好笑,“难不成外边的那些大师们跟你说咱们儿子榜上有名?看把你高兴的。”
“咱们儿子肯定榜上有名,我所求的也不过是状元榜眼探花。”
“还是要谦虚谨慎一些才是,叫我说你明天就不要出门了,先在家里面歇两天吧。”
“不用老爷说,我明天也不会出门儿,老爷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吗?”
林如海摇了摇头,看两个孩子,“你们也猜猜。”
林皎先猜,“娘亲是路上捡到好东西了。”
这么一说,满堂哄笑。贾敏伸着手指头点了一下他的小脑门儿,“到底路上有什么好东西才能让我弯
腰去捡,就是跟前放了一块黄金,我也不多看一眼,”
林黛玉问,“可能是今天那些师们说我哥哥高中了。”
贾敏摇了摇头,“科举这事儿三年考一次,这一次考不中,我儿子还年轻呢,下次再考。我今天遇到的这件事儿比你哥哥高中还要更喜庆几分。”
林如海捏着胡子想了一会儿,“你是不是在路上碰到宫里的人,听到了关于咱们家娘娘的信儿了,难不成娘娘又有了身孕?”
贾敏喜上眉梢,“虽然没猜中,但是也差不多。不是咱们娘娘有喜事儿啊,是咱们儿媳妇儿有喜了。”
这么一说,满屋子的气氛顿时变得高涨了起来。
林黛玉站起来,“我去看一看大嫂子。”
林皎跟着起来,“我去贺一贺大哥。”
姐弟两个手拉着手飞快地出了书房,一转眼就看不见背影了。
林如海这个时候仍然在梦中,不敢置信地问,“真的假的?”
“你不是有一个姓江的师弟,前几天从外地回来,来咱们家拜见过的你还记得吗?”
有这回事儿,林如海还赶快点了点头。
“这一位江大人有一个叔祖今年九十多岁了,以前出家做了道士,随着老道士学了一手岐黄之术,平日隐居在山林里面,这一次回京城是为了给江大人的另一位叔祖瞧病。
路上我们正好遇见,江大人的夫人在,我们说了几句话,我想着这是一个老人家了又是长辈儿,年纪又那么大了,没什么可避讳的,我就带着儿媳妇儿下车拜见,谁想儿媳妇儿一出来,这老人家一眼就说‘这是有身孕的人了,不要轻易劳动。’”
林如海欢喜不尽,“以前读过扁鹊见齐桓公,扁鹊只看了一眼就知道齐桓公得了什么疾病。想来这位老人家也是一位神医了。”
“我起初还不相信,后来带着儿媳妇儿走到一处药铺,请那里的坐堂大夫把了脉,真的是有了,只不过月份浅不知道罢了。”
林如海站起来,“亲家老太爷还没动身,这是要等着咱们儿子科举名次,趁着还有几天功夫,你往老太爷的行李里面多放些东西。这是一件喜事儿,我去给他们家老太爷请安,顺便也报喜。”
贾敏应了一声,带人去了库房,看着那些好东西路上携带方便的收拾出来,又想着如今儿媳妇有身孕了,管家的事儿慢慢的交给她,自己在劳累一年,等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抱孙子了。
林皓最近几天高兴得差点儿把嘴角咧到耳根子后面。对自己这次的科举成绩也没前几天那么在意了。
倒是林如海,虽然高兴家里面将要添丁进口,但是还觉得儿子这次科举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次上朝,主考官检出了三张卷子呈给皇帝。
“回皇上,这三个考生是头三名,这三位的文章写的都好,可是审阅的时候,每位考官推荐的都不一样,所以至今未排出名次。”
皇帝听了之后看了一下三份糊了名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