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书记脸上显出了丝犹豫,但还是跟陈凤霞等人挥了挥手,笑着打招呼离开:“你们忙。”
说着,便带领队伍离开。
陈老板可没打算留他。郑国强也毫不在意,只眼睛盯着卖东西的曲比沙红等人,好奇不已:“他们现在怎么也做生意了?”
唱歌跳舞这些不算,大过年的,总不能让人天天坐在屋里做绣活吧。倒是贩卖带有民族色彩的小商品,还真挺出乎他们意料的。
陈高氏倒是一点儿也不稀奇:“住在灯市口,哪有不卖东西的。”
就连那些原本胆子最小,宁可在工地搬砖头也坚决不碰买卖的人,几年住下来心思也活泛了。
他们即便不敢跟周强一样倒卖bb机,也敢喊家里小孩去网吧下单头花之类的小饰品和衣服,都是认准了小敏母亲开的店下单,感觉是熟人有保障。这样晚上也能在灯市口摆摊子卖,反正这种东西不会坏,卖不掉还能再摆摆。
甚至有人在江海没卖掉,过年回老家时还不辞辛苦地拖上车,准备趁着新年在老家卖掉。
就很绝。
说起来虽然现在因为政府政策的扶持,江海已经多了不少美食街,但灯市口始终能够
<h1 id=chaptername css=chaptername>369、他们给我吧(3/7)
</h1>成为地标一般的存在,除了街头艺人的演出之外,这些从网上下单拿货倒卖的小商贩也是重要的贡献力量。
因为他们通过网络,缩短了流行的时间差,始终都能将香港深圳那边的流行新动向第一时刻带到江海。那些没有经济实力或者就是不想花那钱逛丽影之类的大型购物中心的时尚男女自然就愿意到灯市口来淘货。
来都来了,逛街哪有不吃东西的道理。夜市生意火爆,自然也就正常。
反正,在陈家老两口看来,这些从山里来的姑娘小伙子们想起来卖自己民族的特色产品,太正常不过了。只是他们还需要磨炼,做买卖哪有不讨价还价的呢,哪里能这样直通通。还有,要会吆喝啊,唱山歌招揽客人也行,不能光在台上表演啊。
陈敏佳不担忧这些人的生意,她只犯愁:“嬢嬢,他们都出来卖东西了,那谁去盖房子啊?”
最怄人的是,她本来还指望他们上工地干活能够被生活推倒在地好好摩擦呢。哼!要他们这些可恶的男人欺负小姐姐,要他们重男轻女。就让他们瞧瞧厉害,没有那些封建特权,他们过的不如女人千百倍。
唱歌跳舞在他们看来是娱乐,挣的钱也不少,怎么会有在工地上搬砖的效果强大。
陈凤霞也纠结,招来一群能歌善舞的小伙子她当然高兴,可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没事。”她咬咬牙,“等过了正月十五,没这么多活动了,学校开工就喊他们回去干活。”
大家坐完了鸭子船再回来,就到了中午吃饭的点。
胡月仙已经给他们订好了桌子,等他们过来吃饭。
郑明明瞧见桌子摆在蒙古包外面时,只觉得奇怪。虽然中午太阳晴暖,在外面吃饭也没啥,但为什么不进蒙古包里面?那样不是更有氛围吗?
胡月仙笑着招呼他们坐下,还眨眨眼睛:“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哎,凤霞,这边不坐,空下来。”
大家愈发惊讶,因为按照他们的习俗,桌子是不作兴空出一边的,这意味着漏财,无论如何都应该堵住口子。
胡月仙就笑:“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她话音落下,就听见一声悠扬的“欢迎贵客落座”,不等大家
<h1 id=chaptername css=chaptername>369、他们给我吧(4/7)
</h1>找到发话人所在的方位,三声大锣就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林间小道的方向。只听大锣、三弦、芦笙、笛子的声响混合在一处,郑明明甚至看到有人在吹树叶,不等她指给陈敏佳看,那些嘴巴还得空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就发出“呜哇哩——噻噻”的高调吆喝声,与乐器的演奏交相辉映。
众人都打起精神来,说实在的,留在这里吃价钱跟外面饭店差不多的饭菜,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欣赏免费的歌舞演出啊。
在嘹
亮的“呜——噻噻”的吆喝声中,最先亮相的男女们如同摩西分海般让出中间的道路,然后大家就目瞪口呆地看着舞者如同上涌的潮水映入众人的眼帘。
客人们找不到自己的舌头,是因为舞者的道具是托盘和碗碟。那黑漆溜金的托盘就顶在小伙子的头顶上。嘿,这人头发剃光了,居然是个光葫芦头。他比杂技团的人还厉害,托盘里面装着菜呢,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天啦!整整八碗菜,标准的八大碗了!
头顶托盘的人完全没有小心翼翼的意思,他过来时还朝客人们拱手作揖,脚上的步伐在跳舞,高低急缓自成节奏,如何湍急的溪流,就像漂流时的小船,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
偏偏你替他揪着心,害怕碗碟会跌落,浇他个狗血淋头,他却笑嘻嘻的,朝你挤眉弄眼做怪相,还姿态惬意地跳起舞来,人都歪成比萨斜塔了,头顶上的托盘却稳稳当当。
在大家为他惊叹不已的时候,又有好戏登场。又一个小伙子跟在他后面出现在众人面前。
乖乖,这个更吓人。他头顶和两条胳膊上都各自托着个黑漆漆的鎏金木盘,里面各有八碗菜,这就是整整二十四碗啊。
老天爷哎,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