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无需真的出家为尼,但需一直住在紫宸宫中,日日诵读经文,为大梁谋福祉,直至下一任圣女被选出,才能解脱。
花颖自幼时起,便对皇族挑选圣女一事很有意见。
平阳郡主便是这一任的圣女,她原本是元武帝同父异母弟的侍妾所生。
因生母地位低下,及笄之后能封个县主乡君就已是陛下大恩了。可她却在七岁那年被选上了圣女,元武帝便破格封她为平阳郡主。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浴佛节的人海中遥遥望了一眼平阳郡主的场景,不过年方十岁的小姑娘,板板正正地坐在莲花台上一动也不动,甚至连眼皮都不曾眨一下。
那时的花颖也不过才六七岁光景,年幼无知,偷偷松开祖父牵着她的手,从人群中钻了过去,偷偷躲在莲花台下扯平阳的衣服。
她记得,一直纹丝不动的平阳,噗嗤笑出了声。
也记得,自己被训斥了好久还打了板子,祖父也被罚了半年俸禄。
那时的她就想,凡事过犹不及,也不知道佛祖知道下界的人这么欺负一个小姑娘,会不会生气。
就在她独自沉浸在回忆之中时,刚刚转身离去的平阳似乎又想起什么似得,突然回过了身,走回了柳倦身边。
她颦着眉,目光急切。
这是花颖第一次在平阳的脸上看到其他表情。
三个人站得都很近,平阳的话,自然也落进了她的耳中。
“王爷,我刚刚说的话,请您一定务必记下。别回北疆,永远也别回去。您父亲的事,我会帮您跟陛下开口。”
柳倦朝她作揖,道谢:“多谢郡主提醒,父亲之事是本王的私事,不必麻烦了。”
平阳的眉头颦得更紧了,却又立马舒展了开来,又恢复到了那副淡泊的样子,低了点头,朝他行了个礼,离开了。
想起刚刚平阳郡主的模样,花颖不由得感叹,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两幅不同的面孔吧。
就好像在圣上面前也敢放肆的柳倦,在平阳郡主面前,倒是格外的客气,而脸上永远毫无波澜的平阳郡主,也会着急会颦眉。
雨后的正午阳光格外刺眼,花颖不想再站在原地被晒着了,也顾不上礼仪,朝柳倦行了个礼,便加快了步伐,朝宫门走去。
柳倦似是也要出宫,两人倒是一直同行,但各有心事,也没有再说过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