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有说有笑的惠妃突然变了脸色,眉飞色舞的样子退了下去,换上了一副苦闷的模样,她喝了口茶水,也不急着回答花颖,只是走到桌案前,将自己方才临摹的诗集拿了下来,递于花颖,然后才淡淡开口。
“陛下不喜欢太活泼的女子,更不喜欢舞刀弄枪的女子。他喜欢腹有诗书温柔小意的女子。本宫既进了这深沉似海的宫门,便再无回头之路。不想着法子讨陛下的欢心,又该如何呢,难道任由自己想烂泥一样,烂下去,最后死在这深深后宫吗?”
原来刚刚那欢乐的样子全都是在做戏,只是怕自己担心她罢了,花颖捏着诗集的手紧了紧,半响都不知该说些什么来安抚姨母。
倒是惠妃自己,似乎早已看透了,像是自嘲般地淡然一笑,伸手揉了揉花颖的发髻。
“本宫的小阿喃啊。确实是长大了,知道心疼姨母了。可是姨母这一生,已经是这样了,不会再有改变了。可我们小阿喃不一样,我们小阿喃,日后一定要寻得一位真心疼爱你的良人啊。”
不说还好,这么一说,花颖便想起了年幼时那个鲜活恣意的姨母了,一时悲上心头,瞬间便红了眼眶,盈盈热泪直在眼眶中打转。
“呀,这时怎么了?怎么还委屈上了?小阿喃想嫁人了?”
惠妃心知她是个感性之人,一边伸手捏着手帕替她擦拭眼泪,一边打着岔。
“让姨母来想想啊,这金陵城,谁能配得上我们小阿喃呢?我们小阿喃美貌无双才华横溢,是谪仙般的人呢!啊,似乎是没有呀。这可怎么办呢?”
花颖破涕为笑,明明是准备来安慰姨母的,怎么自己倒成了被哄着的那一个。
一时又悔又恼,结结巴巴的,都不会说话了。
只能嗔怪地,叫了声姨母。
见花颖的情绪稳定了下来,惠妃侧过身,凑到了她的耳边,低声耳语到:“花府若真是有心要为你议亲,寻常世家大族不可,皇子们也不可。晋王柳倦,可。”
不知姨母是何用意,花颖眨巴着眼睛,看着她问到:“晋王?那个不学无术整天给皇后娘娘惹是生非,能止小儿夜啼的晋王?”
姨母这话说的,她真的蛮诧异的。
恍惚一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惠妃捂住了她的嘴巴让她小点声,又凑到了她的耳边,耳语到:“信本宫,不会错。”
花颖的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起前些天长安街头惊鸿一瞥的那张脸。
那人敲着折扇,朝自己微微一笑。
天呐,就是这么稍稍一想,她的脸便瞬间热了起来绯红一片。
又想起前世种种,花颖晃了晃脑袋,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嘴上也欲盖弥彰地连忙否认起来。
“不成,晋王书读得不多,我不喜欢文盲。”
而正殿门口,刚刚抓住上树掏鸟窝的四皇子,押着人送来昭阳殿,正准备告状的柳倦,停下了迈进大门的脚步。
低头瞧了瞧自己的足尖,又瞧了瞧自己一身青衫。
文盲?一个问号,缓缓地敲在他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