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快。
随着预设的程序或者说代码的激活,一套准直器开始聚焦运行。
很早以前提及过。
加速器加速粒子一般是电场加速或者微波馈入能量,需要粒子带电。
4685Λ超子作为一种不带电粒子,自然不能实现加速。
不过没关系。
电中性粒子无法加速,但可以减速的嘛。
比如核反应中可以施加中子慢化剂,而4685Λ超子的减速,只需要
加水的硼砂。
准直器通过不参与反应的光子确定了耦合参数,一块放有加水硼砂的陶瓷板从通道上空落下。
休——
一束又一束的孤点粒子与4685Λ超子混合束流穿过。
孤点粒子由于无实体的特性不受影响,照常飞过。
4685Λ超子则被减速。
两种粒子就此分离。
接着很快。
减速后的4685Λ超子重重撞击到了另一块p型半导体上,4685Λ超子的重子数失去守恒。
短短的10-15秒内。
p型半导体的周围便出现了数以万计的介子。
与此同时。
领先一步的孤点粒子仿佛受到了吸引,从头前的身位瞬间闪烁到了p型半导体周围。
在与介子结合后,他们短暂的获得了实体。
然后
这些孤点粒子就像是当初前来救援艾斯奥特曼的五兄弟一般,被希波利特星人的陷阱(磁光囚禁阱)给牢牢的捕捉到了。
这一切从束流发射、碰撞、筛选到结束,现实之中只过去了
114514秒。
徐云和陆朝阳等人的心中甚至还来不及产生各种情绪,面前的显现屏便出现了一道绿色的长方形框架:
【已捕获】
这是预设定程序在捕捉到孤点粒子后会自动弹出的提示,确认成功与否的逻辑主要是区域能量的变动。
“小徐!”
由于精神太过集中,负责观察耦合态数据的梁浩然也顾不得叫徐云徐博士了,下意识便喊出了平日里对徐云的称呼:
“实体孤点粒子已经已经捕捉到了,根据衰减图表来看,如果我们不上其他手段,它们大概可以持续‘实体’状态15秒钟!”
见此情形。
徐云不由和陆朝阳对视一眼,连忙转头下令:
“降温,立刻降温!”
啪啪啪——
温度示数表前的叶莹莹闻言飞快的输入着指令,同时问道:
“徐博士,温度降到多少?”
徐云大手一挥:
“200nk吧,反正咱们不是欧洲人,不缺电!”
“明白!”
nk。
这是低温领域常用的一种单位,为10的-9次方k。
人类早在19995年完成第一次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这个精度。
如今实验室最低温度纪录已经突破到pk量级,即绝对零度以上三十八万亿分之一摄氏度的数量级。(/d/101103/physrevc131236)
只是‘世界之眸’试验舱目前还没那么精尖的设备,同时徐云此番的需求倒也不至于那么高,200nk就差不多了。
温度很快开始下降。
零下26度
零下38度
零下7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