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这里的事情,你们多操持一下,我有些累了,先回去休息,明日再来。”
“好。”
对方走后,孟川打开书信。
闫言跪倒在灵棺面前,带领着诸多学子守孝。
宋淮一生从未娶妻,自然也无子嗣。
所以,就只能闫言他们这些学子,为老人家守灵了。
兖州府境内,不少出自于方与县的秀才,都陆陆续续接到了消息,马不停蹄的从四面八方赶来。
宋淮育人一生,很多当地读书人都受到了他的恩惠。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大家都想着来见这位老先生最后一面。
膝下无子,便由他们尽孝。
整座兖州府,有很多的县学,自然也有很多的山长。
但是唯独宋淮,最为受人钦佩。
可以毫不违言的说,按照宋淮的名望或者是他教书育人无数的经历来看,若是兖州府有谁为难他老人家,那么整座府城包括下辖十二县,都会翻天覆地。
孟川的泪痕,不停滴落在那张信封之上。
只见信上写到:
【子渊,见信如晤,为师已去,勿念。】
【庙堂之高,官场之争,自有凶险,不可轻信于人,亦不可遇风浪而心灰意冷。】
【著书成传,乃为你立身之本,不可舍弃,要持之以恒。】
【朝中派系之争,为师素有耳闻,万不可参与夺嫡之争,切记切记切记。】
【江南道ez城中,有为师一位好友,叫做张佑民,此人虽无大儒之名,却有大儒之实,为师已写信告知于他,将来你若有难,他可出手相助一次。】
【为师死后,可将为师葬于县学山后。】
【勿念。】
数日后。
宋淮下葬。
孟川与闫言二人亲自抬棺。
还有几名秀才学子。
按照他的意愿,葬在县学背靠的青山后。
那日,全城百姓,约有半数以上,基本都来到了县学门前,前来相送一程,只为感谢宋淮教书育人一生。
更重要的,是这位老爷子,教出了一名状元。
宋淮下葬之后,孟川来到了家里。
只有幼娘一人陪伴在他的左右。
不少街坊邻居,都站在家门前,向孟川抱拳或是作揖。
恭敬之意自是无需多言。
幼娘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小声道:“您在当地的威望,还真是无人能及。”
孟川没有回应。
随着离家越近,那些街坊邻居们,便跟随在他的身后。
幼娘本以为,那些人,都是想让孟川给些好处。
毕竟,他现在可是状元,一言一行,都影响深远。
然而,她根本就没想到,那些人自发的跟在他身后,只是想来看看他。
并没有其余要求。
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孟川。
打开房门,孟川看着院子里的摇椅,崭新无比,还有桃树和枣树,都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也结了果子。
他站在大树前,思绪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