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棺材还未送到,宋淮只能暂时亲自命人将赵怀安抬到床榻之上,然后找了两名命格较硬的下人为其洗净身子,在让其穿上寿衣。
最后由赵府的管家亲自在床榻前点了一盏油灯。
忙活完这一切之后,宋淮才向孟川说道:“怀安与你关系一向不错,他的死,对你来说肯定是个遗憾或者打击,但你有重疾在身,还是早早返家歇息,待到怀安入葬那天再来吧。”
“那学生就先告辞了。”
孟川想到了可写的故事,想急着返家落笔,毕竟他现在身中煞气,容不得有丝毫耽误。
走出赵府,在月光的映照下,孟川回首,看到了一位同窗站在赵家最高的屋檐上面,手挥招魂幡,大声道:“赵怀安,魂去来兮!”
不远处,也有几人,手提灯笼,一边撒着纸钱,一边迈步向前,嘴里念念有词,“赵怀安,一路向西,莫要回头,那是回家的路!”
“一路向西,莫要回头,我等接你回家了!”
“.......”
听着这些声音,孟川唏嘘不已。
白天的时候,还与赵怀安有所交流,现在人却不见了。
这也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看到的第一个死人。
心中思绪万千。
“赵兄,一路好走。”
若赵怀安真是为了殉情而死,那么他与赵王氏之间的感情,就很值得令人钦佩。
不说前世,只论今生。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一个男子,能为了自己的女人而选择自杀,一是需要勇气,二是他们的爱情足够坦荡。
古来殉情者多为女子,或被强迫,或自愿,然而赵怀安的死,却是男子殉情,令人惊叹不已。
他不是没有怀疑赵怀安的死因是否存在问题,但是经过县衙仵作细致验证,确认是自杀。
就连博闻广知,精通一些断案技巧的宋淮都断定是自杀,那么大概率是错不了了。
赵府坐落于明德街。
从这里返家,有一段脚程。
孟川倒也不急,慢悠悠走着。
路上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将《耳食录》中有关吊死鬼的故事改编一下,然后卖给陶大郎。
这部书采取的写作方法也是文言,只不过传播度不如《聊斋志异》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