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咱们的新刺史侯刺史来了,想必黄米酒也会清澈起来。”
最后说得清澈,自然不是酒清澈,而是人心清澈。
在座的基本都明白徐杰的隐意。
这下投向黄米酒的目光变得更加不同,没想到这小小的黄米酒,竟然有这样的故事。
人家谭刺史都喜爱啊,而且从这酒身上,就能看出来他们这几年都经历了什么。
这黄米酒,确实有些意思。
老陈看向徐杰,只见徐杰比了个东家的口型。
这都是东家回去之前教给他的!
说到时候酒商会聚会之时,他可以讲出来,助老陈一臂之力。
当然了,纪彬说这话的时候,只是无聊磨牙,随便说了个还算感人的故事。
说的时候,都把店里的人感动哭了。
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才会发现原来这黄米酒有这么多故事。
而黄米酒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他们的经历呢。
还好事情有个大团圆结局。
只能说这个故事连酒商会这些老油条们都能打动,若是黄米酒的事传出去,那都不用说。
冲着情怀,冲着谭刺史,也要喝上一杯。
主要是这个酒味道确实好,买了也不亏的。
这可是当年谭刺史买过的!
酒商会的人瞬间看向徐杰,这不就是你们东家的酒吗。
徐杰指了指老陈:“黄米酒只给老陈独家供应。”
好家伙,还是要找老陈!
但众人也回过味,肯定是纪彬想帮老陈挽回损失啊,毕竟被韦宏坑了那么久,几个月里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银子,估计只有老陈自己清楚。
借着机会,让他稍微回回血。
看看人家这朋友做的,真让人羡慕。
如果当然是他们先跟纪彬当朋友,是不是也会被这么帮助啊。
酒商会的聚会结束,老陈收到不少订单,这下心里可美了。
等你们知道纪滦村黄米酒有多好喝,一定不会后悔的!
但老陈不知道,以后每年的二月,忽然成了大家喝纪滦村黄米酒的日子,为的就是纪念谭刺史,想念谭刺史的清明正直。
也感念现在的刺史同样体恤爱民。
毕竟故事的结尾还夸了句现在的侯天银侯刺史,话传到他耳朵里,哪有不高兴的。
谁不喜欢好听话啊。
可侯天银知道,春安城治下百姓,将会更喜欢他。
他几乎是颤抖着手打开一个红木制的盒子,里面放着几本汴京内务府亲自印制的书。
封面大写的《焦氏棉》,里面对种棉内容无比详尽,从他到春安城之后,就已经陆陆续续送到各个县城,一个县城三本,基本每个县城都收到了,此本不可遗失,如果取用必须是抄录来用。
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恢复春安城的景象,把贪腐慌乱之气一扫而空,也该正式把这本书推出去了。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整个南军国所有知府,刺史,知县。
他们都不敢相信手里拿到的是什么。
更不敢相信这本书竟然写得那么详细。
这就是万民之福啊!
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圣人瞒得也太好了!
不对,圣人也太厉害了!
竟然悄无声息地,命人著了这么好的书!
在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开始为横空出世的《焦氏棉》震惊的时候,纪彬终于跟拉货的车队一起到了邑伊县杂货店。
四大车的东西,满满当当的,所以走得也比较慢。
等到二月十六才到杂货店后门。
但他们四辆车刚停好,准备排队等着卸货,后门突然打开,只听一个货郎惊喜道:“东家回来了!”
“什么?东家真的回来了?”
“对!还拉了四车的货物!”
“哇!东家真的没骗我们!终于有新的货物了!”
“长舒一口气,不用担心没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