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这里,纪彬就发现这里的风俗似乎有些不同,有些人说十里不同俗,他们相隔已经不止十里了。
眼看这里的人都爱佩花,不管男女老幼都是。
如今是秋天,九月十四日,正是菊花的好季节。
若是身上没几朵秋花的话,看样子不会出门,而他们无仙城气候适宜种花,连路边随口喝杯茶,也是茉莉香味。
不愧是能每年往江南卖花的地方。
若是夏季那会,卖的是鲜花,现在则是卖花茶。
怪不得连城名都气得那样风雅。
若说茉莉在许多文人眼中太香而不够雅,现在的菊花那就是顶风雅的东西了。
纪彬一路到了老温老薛他们住的酒楼,这路上都能看到无数经营花朵买卖的人家。
看看人家这地方,气候合适不说,还有码头。
重点是有码头。
多让人羡慕啊。
是的,纪彬看了一圈,虽说确实觉得各种秋花很好看的,但更羡慕的,显然是他们无仙城有码头好吗!
如果他们春安城也有码头,他家的酒早就远销各地了。
纪彬上了酒楼,通过窗户远远看着码头的场景,纤夫船工赤膊停船,码头上有卖鱼的,有搬货的,还有不少做买卖的。
更有零零散散的小食铺,卖些方便易食又能充饥的饭食。
如此热闹的场景,倒是让人无比心安。
辛苦自然也是辛苦的。
但能挣到钱,让家里衣食无忧,想必大家也能忍得了这些辛苦。
纪彬詹明一出现,老温跟老薛已经过来了。
说起来他们已经到无仙城四五天了,前两天还吃吃喝喝,后几天就专心等人。
好在詹明雇来的船工,护卫也陆陆续续到这。
一行约莫有不到二十人,都是詹明之前合作过值得信赖的。
老薛老温他们心里也安定许多,毕竟带着的是贵重万分的棉花,如今护卫们到了,他们这些车夫们也没那么焦急了。
“你们可算来了,如今歇在这吃吃喝喝,反而不舒服。”老温忍不住道。
他是不常休息的,现在休息几天,竟然有些浑身不自在。
纪彬笑:“宿勤郡那边耽误了几天,早知道让你们晚点出发了。”
老温摆手,老薛还算好,他头一次来无仙城,带着亲戚手下们还能在附近转转。
既然他们都来了,干脆包了酒楼里大半座椅,请大家先吃个酒,然后开始做正事。
这酒席一请,詹明的人自然跟纪彬立刻热络起来,再看看纪彬身边的两个大汉,那个气力十足的小子就不说了,独臂的柴力,一看就是真正见过血的人。
恩威并施,这些常跑船的油子们也算老实。
詹明跟纪彬对视一笑,知道这趟的开始已经很顺利了。
跟众人吃过酒,再安生地睡一觉,第二天正式准备上船。
詹明请的船工一共十二人,护卫六人。
这几个护卫常年跟船,虽然索要酬金不少,但全是个中好手,虽说不如柴力这种,但一般小毛贼还是有些威慑力,而且他们对船上事情了解,平日里也能当船工使。
船工十二人里,其中领头的叫火长,因是水上行走,所以船上的领头都是这个称呼。
副手都喊他副火长,两人常年搭档,会用罗盘,更会用指南针。
相当于现代的船长了,在船上之时,就算是老板东家,有时候也要先听他们的意见。
詹明虽说主要走边域的买卖,但同样走过水路,也有父辈传下来的人脉,所以跟这位卢火长相识,合作过几次,也是个诚信之人。
他手下的副火长没那么老实,却极听卢火长的话,听说是有次遇到大风浪,这位卢火长救他一命,此后生死相随。
能请到他们,也是詹明写了好几封信才成功。
而他们手下的人,都是之前用过的,现在也算熟悉。
那护卫领头的就不用讲了,如今都归柴力管。
柴力在边关差点升职成校尉,他管人自然没问题,而且这些护卫各自都知道要做什么。
只要约束好不出事就行。
这些事情确定好,那就要去看自家雇的船了,三百料的小船,可容纳三十人,放十几吨的货物。
他们这些东西重量没多少,都是体积挺大,毕竟是装了许多棉花,比较蓬松。
纪彬知道这年头似乎还没专门弹棉花的东西,所以让人小心不要压得太瓷实,不然卖都不好卖。
因为这东西金贵,之前专门做了箱子来装,这箱子外面防水,盖子当中又用油蜡封上,最后再有防水的布盖上,保证在水上运输的时候不会出一点问题。
别说纪彬詹明这么仔细了,其他各家的情况也差不多,估计走陆路的不用这么多防备,但水路肯定要如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