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彬跟詹明已经在计算这些棉花要怎么分。
倒不是分各家得多少,而是如何做人情,像纪彬在邑伊县,肯定是要想办法通过柴家送给王知县一些。
毕竟这是他家种的,走动走动,这也没什么。
这一下去,就是一二十斤的数量。
再有些亲友,就算不能尽数送完,那也要自留个一两百斤。
在别人看来金贵无比,可对纪彬跟詹明来说,成本确实不算高。
纪彬在邑伊县如此,詹明在春安城也差不多,他那边也有家人亲友。
所以两人都自留了两百斤棉花等着送人。
然后是当初答应过荆高庄荆姐的棉花,也要先送过去,当时签订的“君子”契约,在詹明跟纪彬的商议下,准备以两千三百文的价格卖过去,也刚好合理。
对老主顾来说,价格当然合理。
詹明自然也是知道荆高庄的,他明白,以后棉花做成长久买卖,荆高庄也会是长久客户。
并且现在第一批去掉籽的皮棉就可以卖了。
算是时间,引娘刚到荆高庄把消息跟荆姐说完,荆姐就已经出发来纪滦村。
要知道上次荆姐过来,还是等着引娘放学了一起。
可这次知道要买棉花,不等引娘下课,自己就来了。
荆姐看着洁白棉花,忍不住称好,虽然还不知道做出来的东西如何。
可他们荆高庄的织布坊,会是头一次做出棉花棉线,以及各种棉制品的作坊,这名头已经够响亮了。
也是纪彬确实照顾他们的生意。
荆姐难得露出这么开心的笑,深吸口气道:“咱们之间也熟悉,你们直接出价吧,我先要三百斤。”
毕竟是新东西,而且价格昂贵,没人敢动辄买几百斤。
纪彬跟詹明相视一笑,纪彬道:“去年的价格是四千文一两,这价格太高了。我准备以两千三百文的价格售卖。”
荆姐倒是没那么惊讶,她做布料生意那样久,是了解这些价格涨幅的。
而且她在春安城人脉也广,自然知道各家种棉的情况。
毕竟种棉花,在整个春安城都是热闹事。
哪家成了哪家没成,各个彩帛店都在讨论的。
不过这个价格还是比她想象中偏低。
荆姐道:“你确实以这个价格吗?若是太低,我可以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