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挺好的,纪彬自然不会反对。
等到十六号早上,纪彬起了个大早,跟着万秀才一起看着学生们进来。
二十个七个学生,八个女孩,十九个男孩,全都到齐了。
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们一脸担忧,第一次送孩子上学他们也紧张啊。
而且孩子们去上学,他们就去隔壁的刺绣坊或者酿酒做活,时间赶得很紧,酿酒坊的伙计甚至不能多看几眼。
不过见纪彬在这,瞬间放心了。
有纪彬在,一定不会有事的。
其中喊纪彬小叔的纪登,也就是做出酸果酒那位,此时带着自家两个娃娃过来。
纪登忍不住跟纪彬道:“我就是个大字不识的,若是能让孩子们识字,那可太好了。”
毕竟看看作坊里面识字识数的伙计,月钱就是比大字不识的高。
他若不是运气好,做出酸果酒,现在月钱肯定是最低的那种。
纪彬拍拍他肩膀:“是了,不论女孩男孩,能识字肯定好。”
也不是村里人不知道这回事。
可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他们之前根本没钱送孩子们读书,更想不到送孩子们读书。
现在有这个想法,完全是看到了纪彬的模样,听说他读了不到一年,就从学堂退学了。
可还是纪滦村最厉害的人。
再看看引娘,引娘也是读书之后,变得越来越厉害。
最重要的是,他们手里也有钱了,学费还便宜,自然能送孩子们过来。
所以纪滦村很多人家,甚至愿意让女孩也去读书。
而且这个启蒙私塾里都是小孩子,男女都不用分开,一起教导刚刚好。
有纪登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很快二十七个学生就到齐了,他们个个都很紧张,认真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其中有几个是在荆高庄读过书的,坐得非常板正,他们都是学过的!所有一定要有个好榜样!
李裁缝还是第一次看到儿子在学堂的模样。
以前虽然送到荆高庄,但从未看到他上学的模样。
元宝在学堂上竟然这么认真乖巧。
看着孩子的模样,李裁缝觉得自己一针一线都更有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