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太贵了!
真的太贵了!
这还是便宜夫子的价格,若是再贵些的,基本没人供得起。
所以以前在李裁缝眼中,寡母供孩子读书中秀才,这是传说中的事。
所以万秀才的娘亲才会那么自傲。
毕竟供一个读书人真的很费钱。
纪彬的打算是,只收孩子们三分之一的价格,差不多一个孩子收一百五十文,一个月不到一钱银子。
当然了,这是在刺绣坊跟酿酒坊做活的人,他们家的孩子才能享受的待遇。
至于其他想来学习的人,自然是按照原价。
按照三分之一的价格来说,纪彬办私塾肯定是亏钱的。
别说盖房子修路的钱了,就连夫子的月钱都不够。
但这是他早就想过的,亏就亏吧,让孩子家长们安心干活,让荆高庄缓解压力,这比什么都重要。
再说,这是私塾啊。
他都办私塾了,还有人好意思让去转商籍吗。
应该没有了吧?
纪彬自然知道,现在外面对他议论纷纷,毕竟酸果酒的生意已经慢慢铺了整个春安城。
邑伊县跟周边的几个县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这种时候自然要有个好名声。
办私塾,这可是最有利名声的事了。
就是这也太复杂了,果然办学没那么简单的。
不过好在有引娘帮忙,现在事情都确定下来。
三月九号,由万秀才亲自草拟的文书张贴在私塾外墙上,基本意思就是开始招生了,三月十五号正式上课,若是想来的赶紧来。
过了这几天的统一招生,以后就会比较难了。
这事一出,整个纪滦村的人都在商议。
纪滦村盖私塾的事大家都知道的,可现在盖好,请了夫子,还是让他们津津乐道。
首先把孩子们送来的,是之前去荆高庄的小朋友们。
之前送去荆高庄十六七个孩子,有六个孩子也不到十岁,现在都能送到自家村子的私塾,毕竟孩子小,天天坐牛车过去,大家也不放心。
其中李裁缝的孩子元宝就是如此,小孩去年五岁的时候,就送到荆高庄上了一段时间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