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态度是一方面,那接下来纪彬给他家的月钱,就让人感怀纪彬事情想得周到。
当初宣家三姐跟万秀才去找纪彬,那实在是家里没有余钱,原本以为等到私塾开业之后,他家的情况才会好些。
谁知道这事说定,他家的米粮银钱就没断过。
而且用的理由都不是接济,又或者赠予,而是说给夫子的薪酬。
这样一来,拿着钱都更有底气。
年前更是送来炭火吃食银两,让他家这个东家过得都极好。
万秀才的秀才娘罕见说了几句宣家的好,对宣三姐态度也没那样差了。
可是过完年,每月的米粮银钱还是照样送来,只是迟迟没有私塾的消息。
要知道这私塾可是年前都开始建了。
一直到二月份,一点消息都没有。
万秀才说不心急那是假的,他跟之前不好意思找活计的态度已经不同了,天天盼着去纪滦村教书。
宣家三姐知道意思,主动回娘家一趟问问情况。
去了才晓得,纪彬根本不在纪滦村,引娘在做主卖隔壁黄沟村的良田。
大家都没空管私塾的事。
好在宣家三姐一去,引娘就知道怎么回事,主动说了私塾的进度,讲她买完良田,就去布置私塾,等纪彬一回家,私塾基本就开业了。
有了引娘的话,万秀才跟宣家三姐这才心安。
可是细细一想,他家竟然被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安抚住。
也不对,翻过年,引娘都快十六了。
纵然如此,两人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们可比引娘大好几岁,竟然不如引娘稳重。
可引娘像是跟往常一样,只说让两人收拾行李,这边客舍也基本建成了,到时候可以提前搬进来。
宣家三姐跟万秀才彻底放心。
万秀才都没好意思说,他之前都在担心,纪彬是不是有了更合适的人选。
毕竟他一年要去好几次春安城,认识的人肯定很多。
这些也都是瞎想了,现在安心等着就行。
纪彬不知道这么多事,他看着私塾建好,里面所有物件都被引娘安排得妥当,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收拾收拾,准备开学啊。
后面两间客舍圈成一个院子,这个院子正好给万秀才跟宣家三姐住。
说起来,两人到现在还没有孩子,他们俩住绰绰有余了,没孩子这事,也是秀才娘不满宣家三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