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春安城适合七夕的物件也已经送过来了,肯定能卖得极好。
纪彬翻看账本,现在杂货店每月收入三十两左右,去掉成本跟各种费用,基本上净利润在十两左右。
这是稳稳到手的,遇到七夕这种节日,收入会再多个四五两。
杂货店毕竟不是酿酒的暴利行业,走的是细水长流,慢慢来。
而且他给大家的价格也实惠,自然不会突然暴富。
可纪彬却深知杂货店给他带来的好处,可不止这些银子。
可以说他其他收入,也都是杂货店带来的,没有这个店的人脉,其他生意怎么会顺利,他又怎么在春安城扒拉点生意?
这也是当初他给货郎们定价很低的原因。
他太需要货郎们了,就拿荆高庄来说,不是货郎们走街串巷传消息,那边也不可能知道自己这个店。
有些时候吧,看似吃亏,其实是赚了。
纪彬又在杂货店待了两天,确定这里没事,他跟柴力又回去纪滦村。
小毛驴倒是留下了,可以帮忙送送货,也让他们两个省点力气。
回纪滦村的时候,已经是六月二十八,距离邓家兄弟交货还有两天。
纪彬看着天气,现在心里都有阴影了,只怕送货的时候再来场暴雨,岂不是很惨。
此时正是下午,纪彬跟引娘打了个招呼,直接去酿酒坊。
谁知道引娘却道:“邓家兄弟们来了,现在正在卸货呢。”
邓家兄弟来了?
距离他们上次回去,这才十一天?
纪彬连忙去看,只见阳光下邓家兄弟露出久违地笑脸,小心翼翼地跟大家一起卸货。
见纪彬来了,邓杉立刻看过来。
但他自己结巴,只好让大哥帮忙说话。
邓家大哥惊喜道:“东家,你来了。”
这邓家人怎么也喊东家了。
邓杉大哥继续道:“我们这次带了五百个坛子,还有五百粉瓶,五百白瓶,您看看?”
十一天?
一千五百个坛子?
虽说前面那一千个坛子比较好做,但按照邓家烧窑的规模,至少要三批吧?也就是十五天左右。
后面的还要二次烧制,也要个十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