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一个月就能拿出十几幅李裁缝这样的绣品。
或者把他的散活作坊正规起来,让众人提高技术才是真的。
纪彬跟柳掌柜是正经签了合约的,每月大小绣品要送来一百件,如意坊绝对吃得下。
但是纪彬这种花样的绣品,就不能提供给别人了。
纪彬想了想道:“若是别人偷学了呢?”
柳掌柜笑:“我们这里是如意坊,怎么会有人偷学。”
就算是偷学,也要躲得远远的,不能被他们瞧见了,否则可以去春安城彩帛会好好说道说道。
纪彬瞬间明白,他怎么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还是柳掌柜在这个行业浸淫得久,比他懂啊。
所谓的彩帛会,就是商会名称。
纪彬这种半路出来做生意的不太懂,但人家如意楼是大买卖,在宿勤郡都有不小的店面,自然有自己的路子。
在古代,各处都有许多商会。
卖茶的有茶商会,卖酒的有酒商会,卖布的也有布商会。
反正各行各业都要有,这些商会记在官府名下,谁要做这个生意,就要去找官府报备,然后上籍。
在最开始的时候,商会的作用就是约束各个商户,大家都不愿意加入。
但现在南军国管的松,商户们却抢着要入,毕竟现在的商会只是同行聚在一起,方便掌握形式。
最重要的是,同行之间有了摩擦,也有地方从中调和。
不过嘛,既然是组织,那里面的商户就会分大小,像如意楼这种规模的店铺,话语权自然也重,柳掌柜说不让其他人学自家的绣样,那也没人敢硬对着来。
他家的新鲜花样要是被谁学了去,那他们如意楼自然会找对方的麻烦。
纪彬以前也知道这些商会,但他自己的杂货店,还有兰阿巷子的小作坊,其实跟这些商会关系都不大。
如今接触了平喜楼跟如意楼,才回忆起这些事,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柳掌柜运作不好这些绣品。
现在看来,邑伊县还是太小了,跟春安城差的太远。
纪彬知晓跟着如意坊做生意,自己的花样肯定能受到保护,这也就放心了。
等他带着剩下的七十个绣品离开,柳掌柜却拦住他:“你去这个地方,他家收这些绣品,只说我介绍的就行。”
说着,柳掌柜把他写好的纸条递过去,给纪彬指条明路。
若是其他人也就算了,但柳掌柜跟纪彬谈这半天,只觉得纪彬不是池中之物,就算对彩帛行成衣行了解不深,可一点就通,一说就明白。
这样的人只能交好,不能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