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有一点,这些东西他不收了。
没等引娘问话,纪彬就从货架后面拿出几匹绢布,这些绢布白皙柔软,一看就是好料子。
纪彬道:“一会我找邑伊县的裁缝,把这些布料裁成头巾大小,你照我说的做。”
纪彬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他来提供布料,丝线,让村里人加工。
善刺绣的就按照他给花样刺绣,善裁剪的就完成最后的工序做成头巾,腰带等等。
说白了,纪彬出料,村里人出工。
纪彬给他们计件付费。
比如做一个头巾给三文钱,刺绣则按照花样的繁琐程度有五到三十文不等。
对村里人来说,约等于无本买卖,只要有闲功夫的,都能去做。
不止纪滦村的人能做,堰河村的人也能做。
做好之后,纪彬再给卖出去。
至于销路?以纪彬手里的新奇花样,真的不愁销路。
他画出来的东西,那都是经过后世考验过的,都是既漂亮,寓意又好的。
拿到春安城之后,他不信卖不上价格。
把这些说完,引娘一个劲地点头,她是见过那些花样的,确实从来都没见过。
之前给她做衣裳的绣娘那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花样。
引娘把手里东西收好,先给村里人做活的人钱,然后告诉他们以后不收这些东西,改成他们给自己做加工。
按件给钱,东西做得不能太差,不能污糟。
她验收合格之后,当场结清。
这种方法其实挺受欢迎的,毕竟没有成本,凡是会做针线的女子们都能接。
见引娘记得清楚,纪彬也放心了。
别看引娘年纪小,但做事一点也不含糊,这也是他能放心的原因。
而且有事情做,人才会更开朗,就算做得不好也没关系,他总能收拾残局。
等到下午时分,引娘也就要回去了,家里还有小狼崽子要照顾,她住店里更不方便。
来的时候带着不少东西,回去的时候带的东西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