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个多月,前方急报,宋皇率兵五十余万打着复仇的旗号攻打陈国涌塘关。按照陈、申两国的签订盟约,陈国急忙向申国求救,申皇亲率四十五万大军救援陈国。抵达大散关后,申军出其不意突袭大散关,幸好,大散关守将曹腾早有准备,守住了大散关。第二次宋,申伐陈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接到前方急报后,荆城立刻开展了战时动员,荆城全城戒严,没有令牌不允许出城,城阳侯纪伯裕紧急募兵三十万,郑经将前期布控的那些官员一网打尽,在家中搜出与李浑往来的书信,全家都先押入大牢,崔伟,郑经前往邺城负责军械粮草调拨。陈灿也准备带领山地军团穿越大青山。孟令伟也终于见识到这个世界的残酷,积极要求和陈灿一起穿越大青山去申国,陈灿告诉他说:“现在北境的稳定至关重要,北境要源源不断向前方提供马匹、军械、牛羊、粮草,因此我必须要有一个信得过的干臣坐镇北境,所以你必须留下,替我镇守北境,调配物资,我会任命你为北境镇守使”。孟令伟这才欣然领命。
陈灿带领着五万山地军团,带着陈灿研制的飞爪钩,绳索等登山装备,每人携带一把蒙古弯刀,一柄斧头、一个圆盾,一张弓,三十支箭,十天的水和干粮。翻山涉水的朝着申国走去。
宋国攻打涌塘关的攻势极为猛烈,四门同时进攻,打退一波又来一波,程斌也将士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守城,一部分休息,第二天在轮换。宋军的攻势也使陈军损失惨重,不出三天,陈军伤亡近万,虽然宋军损失更大。十五天后,陈军已经伤亡三分之一。陈一率白虎军团赶到,让玄武军团先下去休整。陈一还率领轻骑兵反击宋军,这使得宋军攻势放缓。申国军队攻击大散关与宋军截然不同,他们只是围住大散关,只有零星的攻城。曹腾按照纪城的安排,消耗申军,于是趁着夜色,领兵劫营,连续几次后,申军气急,于是引军大举进攻大散关。战况也极为惨烈。双方也都损失惨重。二十日后,叶开率领朱雀军团驰援大散关。战争进行了一个月,宋国伤亡近二十万,申国也伤亡十五万,陈国伤亡也近十万,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涌塘关,大散关城下布满了残肢断臂,血流成河。情况再危急,纪城都没有动用禁卫军团及青龙军团,这是他留下反击的后手。
陈灿经历了千辛万苦,靠着吃打来的猎物,野菜,树皮,草根损失了上百人,才翻越大青山,到达申国境内。整个军团都饿的脱相了,陈灿也瘦了一圈,来到大青山申国境内的一个小山村。山地军团的军团长陈五认为为了保守行军的隐秘性,应该屠了这个村子,陈灿虽然于心不忍,但也认为陈五说的没错。陈灿率军在小村子休息了三日后,晚上又率军攻占了靠近大青山的申国的一座县城。又将县城屠戮一空后,总算有了足够的粮食。又连续屠戮了申国七座城池后,前方就是申国的国都庸城。陈灿的凶名自此也传遍了整个申境。利用申国后方防守的松懈,陈灿轻而易举的攻入申国国都,在清理了申国国都的抵抗后,陈灿命陈五率军三万士兵急袭上庸城,并防守之。上庸城现在只有守军一万。三日后,收到陈五急报,上庸城已攻下,陈灿留下五千人监视申都,自己率领一万余名山地军团的士兵来到上庸城。来到上庸城后,陈灿命令封死四门,将城中申国军械库里守城的器械,城中民房房屋的房梁,砖石,都拆下运往城墙上,大锅,柴火也搬到城墙上,并命人挨家挨户去收集粮食。如遇反抗,一刀砍死,并且派了几路人马乔装前往大散关。
再说申皇正紧锣密鼓的攻击着大散关,几次都已攻上城墙,但又被顽强的陈军赶了下来,现在,申军损兵折将,欲罢不能。忽然,快马急报,陈军从天而降,已经占领庸城,上庸城。申皇听罢如遭雷殛,一屁股跌坐椅中。大声喊道:“陈军从何而来,难道他们会飞吗,命令全军,整军,准备回军”。这边申军刚有动作,曹腾就注意到了,连忙遣人快马禀告纪城。纪城一刻也没有耽误,立即率领羽林军,狼骑军,禁卫军团,青龙军团赶赴大散关。赶到后,纪城并没有让军马进城,自己带着曹云以及护卫来到大散关城墙上,仔细观察着申军军营的情况。然后说道:“今晚曹腾将军引本部骑兵劫营,看一下申军反应,算一下日子,殿下也该杀到申国境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