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军没隐瞒,把他的电热水龙头事业说了说:
“想租个厂房,然后招些工人……上个月卖了五十来个电热水龙头。”
杨武军已经开始搞生产了。
吴苏冰有些吃惊。
“等你厂房租好,我过去看看。”吴苏冰想起挑战杯。
可惜了!
挑战杯的比赛规则以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创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为主。
杨武军的感温器专利虽然实用性好,创造意义却有些缺少。
虽然这样想,吴苏冰依旧说道:“明年二月的科技月,一定要争取参加。”
“是。”杨武军又陪着导师说了会话,便起身告辞。
走之前,杨武军把报纸包成的纸包留下。
打开报纸的包,吴苏冰笑了:“十万!这孩子……”
专利卖了十万,竟然给他这个牵线的导师十万?
他手里有杨武军的家庭资料。
父母都是工人,工厂效益不好。
如此家庭却不贪财。
而且,杨武军的高考成绩和学习成绩都很好。
上课认真听讲。
有能力,有实力,而且有脑子。
这样的学生,他怎能不爱?
吴苏冰思忖了几分钟,拨通张厂长电话:
“记得你和我说过,通州区有个厂房准备往外出租?”
电话对面的张厂长点头:“是我妹夫的皮件厂,厂房不太大,只有两幢四层的楼,一幢是车间,一幢是办公楼。”
“你找个人帮我跑一跑,我想租下来。”吴苏冰说道。
“不值几个钱的小厂,我送给您好了。”张厂长大包大揽。
对于张厂长来讲,确实不值几个钱。
出售的话,一平方六百多。
随随便便他就能买下来。
吴苏冰微微一笑,“张厂长,这可要不得,还是要租的。”
公是公,私是私。
投资研究所,叫学术投资。
送厂房,叫行贿。
张厂长一拍脑门,“我这脑子,该抽。”
真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
知识份子和领导们的喜好不一样。
送厂房,还不如送仪器。
杨武军并不知道吴苏冰准备用那十万给他租个厂房。
抱着帆布包,坐着出租来到亦庄。
一进工作间,就嚷开了:“卖掉了,卖掉了。”
大堂哥激动至极。
冲过来,手指都有些颤抖:“让我数数,让我数数。我还没见过二十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