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胡旅长兵马最多,装备最精良。
但现在嘛,形式不一样了,郭坚的兵马最多。大家装备都差不多,缺枪少弹。
以前你是大哥,但你不可能一直都是大哥。
郭坚认为护境军内得统一起来,选一个司令出来,统筹各路兵马。
显然他有心当这个司令,谁实力强,谁上位嘛。
“放你娘的狗屁,论资历,论能力,论声望,也得是胡旅长来当这个司令。”
许虎臣虽折损了许多兄弟,手上又招揽了一些,勉强能凑到三千人。
王珏、樊钟秀手上加起来也有三千人。
三路兵马是铁杆支持胡景逸的。
但曹文英、郭坚手上兵力八千余人,再加上脱离胡景逸,抱了郭坚大腿的卢永奎。这几人是铁定支持郭坚当这个司令的。
突出一个人菜瘾大。
护境军如散沙一般,装备不足,人员混乱,竟然还喜欢争权夺势。
“以前您是胡旅长,但现在大家都是叛军,第二混成旅早就没了,督军府可不承认这回事。直说了吧,您当司令,我郭坚不同意,大不了一拍两散。”
胡景逸气的吹胡子瞪眼,直勾勾的盯着他。
“郭团长,郭司令,郭督军?一个名号罢了,给你又如何?护境军唇亡齿寒,若是没了胡某等人顶着渭水的压力。以你们两部,能对抗杜文龙,还是能对抗陈书藩?”
大家沉默下来,
说来说去,合在一起的原因只有一个,打不过别人,抱团还能挣扎。
“那我也不管,必须由我带着护境军,现在我郭坚实力最强,绝不可能听外人调遣。”
“谈不下去就别谈了,大家继续各自为战好了,我无所谓,大不了就是一死,我王珏也活够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服不了谁。
胡景逸也看透了,护境军的人心散了,难带喽。
既然如此,提前找新的后路,各自自生自灭好了。
他本人仍然是愿意跟杜文龙合作,将许虎臣、王珏、樊钟秀三团整合,作为一股反陈势力。
秦邦的混乱体现在几个小军阀身上,而帝国的混乱体现在各个督军大军阀身上。
以段为首的军阀,主张武力解决国内问题。平定各省,解决不听话的督军,促成帝国一统。
而以冯为首的则主张和平方式,解决各军阀问题,达成一致。
问题的核心不是分歧,而是提出分歧的两个人武力不对等。
主张武力解决军阀纷争的段军事实力弱,政治影响力大。
主张和平解决纷争问题的冯军事实力强,但政治影响力弱。
涉及到权力争斗,波及多个督军势力。
段大哥需要各邦省督军出兵相助,平定南北,促成帝国统一。
陈书藩犯了难,秦邦境内的情况他最清楚,这时候抽调兵力去帮大哥平事儿,自己可能就凉了。
可要是不出兵,大哥那也说不过去。
冯大哥这一派,则主张一个不动如山,兄弟们全都稳坐钓鱼台,不要理这个疯子,让他执行武力统一好了。
咱们一兵一马都不派,看他的笑话。
通过陆一章的引荐,杜文龙表达了对冯一派的善意,表示愿意遵从冯大哥对下的政令,绝对不会往外派一兵一卒。
甚至还要在秦邦搞一搞事情,牵扯秦邦督军府的势力,削弱段的影响力。
两位镇守使站到对立面,秦邦督军也没多少兵力可派了。
对此冯当然愿意,不用耗费一兵一卒,削弱段的影响力,增加己方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