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买这座山确实没花多少钱,但是为了引林萱上钩,她往山里放的矿石都是好矿石,已经花了她不少钱了。
加上她来府城后买宅子,她平日里的开销,又收拢人才等,她从那几个汉子处收刮来的钱财,早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如今,她其实已经拿不出什么钱来了。
但是想着林萱买山要用欣园做抵押,只要签了契约,她再做做手脚,那就是她的了,她又实在不愿意就这么放弃。
于是咬了咬牙,回房盘点起了自己的钱财。
她前些日子用的都是银票与现银,现在这些用得差不多了,只能考虑抵押玉佩等物件了。
她开始的时候本来打算这些东西近几年都不动的,因为怕有人顺着这些物件查到她头上来,不过因为几条命案弄得官府一筹莫展,什么也查不出来,她又觉得衙门的人也没有她想的那么厉害。
你看,这不是也查不出来吗?
于是,她胆子又大了起来。
不过是几个玉佩而已,就边城那种地方,能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不成?就算是有了不得的人物,能被流放到边城去,也不是什么大威胁。
这么想着,张明珠挑了一些玉佩去典当。
却不想,就因为几个玉佩让她露了馅。
张明珠发现不对劲后,也顾不上坑骗林萱了,赶忙带着人连夜逃走,不过才出城门,就给章知府带的人马给抓了回来。
张明珠原本死活都不肯承认,但在严刑拷打之下,她也撑不住,最后将自己做的事都给交代了出来。
她一个女罪犯引诱了人帮她从边城跑到府城这么远的地方不说,最后还将帮她的人都杀了,而且连杀几个大汉,还手段缜密,差点给她逃跑了,这案件一公布出来,就引起了轰动。
这次张明珠直接被判处了死刑,张明珠被行刑那天,府城有不少的人去朝她丢臭鸡蛋烂菜叶。
此番帮着章知府出主意的傅瑾珩,再次成了章知府家的座上宾,章知府对他的称呼也变得更亲切起来,直呼他为傅贤侄。
而傅以桥是直接傻眼了。
听说那矿山只值一千两银子,里面那些矿石都是从别处买来堆在山里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懵的。
意思是说,他差点就给人骗了?
这……城里人的心肠也太狠了一点吧!花一千两银子买来,转手就喊价五万两,他还差点上了当……
这回,不用林萱与傅瑾珩开口,他自己收拾了包袱,带着傅老头和傅婆子一并回了大湾村。
出来走了一圈后,他发现以前真是太自以为是了,以为若是换了他去,他比三房比沈家的人都更厉害。
可这次,亲自试了一回他才发现,做生意根本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他还是回家去种地吧!
张明珠被抓后,傅瑾珩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放松下来,晚上拉着林萱没羞没臊地过研究起了新知识,好在如今两人都搬到欣园这边的宅子来住了,林萱就算晚起也不用担心人笑话。
之间一天天过,转眼就进入了十月。
大湾村,种植了大半年的红薯终于能收获了。让村民们好奇了许久的作坊,也开动了起来。
沈大舅与何全以前都没有做过红薯粉,但作坊里各种工具都已经置办好了,而且这做法并不难,只是开始大伙都没有想到而已,两人带着一帮人折腾了大半个月,总算是将粉条做成功了。
红薯粉条做出来后,沈大舅走不开,莫氏便带着于栓走了一趟,亲自给林萱把粉条送过来。
见到林萱,莫氏便迫不及待道:“萱萱,你快来看看,你说的粉条是不是这样的?”
“舅母,粉条这么快就做出来了?”林萱有些诧异,她以为刚开始肯定不会那么顺利,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她心里开心,将粉条翻看过后便立马道:“我这就去烧水,煮来大伙尝尝。”
林萱爱吃麻辣,家里不光常备有花椒、辣椒等香料,还有她制作的油辣子。酸辣粉做起来也方便,没一会就煮好了。
闻着空气中的香味,莫氏忍不住吞了吞口水,笑道:“不用说,光是闻闻这味就知道好吃。”
别说,虽然粉条的颜色黑黢黢的,看起来卖相着实不怎么样,但味道还真是没话说,粉条吃起来特别的q弹有嚼劲,再加上酸辣粉那独特的麻辣鲜香,酸爽可口,油而不腻……
这下,不用林萱说,莫氏也放下心来。
红薯粉条成了。
林萱好久没有吃得这么爽快了,吃完满足地揉了揉肚子道:“我这就吩咐下去,让铺子里多加一道吃食,以后坊子里的酸辣粉做好了就让商队送过来,先给我们自家是食铺用。不过若是可以的话,颜色能再白一点就更好了。”
如今这个粉条虽然好吃,但是卖相还是差了一些。
莫氏点头道:“等回去了我跟你舅舅说说,让他和于管事商量商量,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林萱道:“舅母你难得来,就多住几人再回去吧,四表哥在欣园,一会我带你去逛逛。”
莫氏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沈四哥,听闻之后便没拒绝。
欣园每个铺子都有独立的掌柜和伙计,另外还配了一个大管事,林萱这个东家其实管得不多,她除了凭着自己的喜好,做一些作品送到铺子里售卖外,主要还是培养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沈四哥如今就是欣园的大官事。他就像一块璞玉,经过这些日子的反复磨砺,渐渐散发出光辉来。
莫氏看到这样的日子,又是自豪又是心酸,一时间百感交杂,激动得落泪。沈小五最近没在府城,他被林萱派去了京城,处理和顾弘方合伙的瓷坊事宜去了。
莫氏也没在府城久待,见过儿子之后,第二天便收拾东西,带着于栓回了大湾村。
得了林萱的肯定,莫氏彻底放下心来,回去之后便开始大量收红薯,除了本村的,还去外村买。
大家见红薯的价格好,都舍不得吃,小心地留了种,第二年都开始大量种植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