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的著作留下的很少,不知道是年代太过久远,还是文圣在世时,没有人注重这些文章诗词的流传。
直到文圣去世,文道开辟,诗词歌赋才逐渐丰富热闹起来。
这可能就是文圣的愿望吧,希望他化身文道,看到这昌盛的景象。许木心想。他对这个文圣倒是十分佩服,已经成为仙人,但是放弃长生,用生命为后人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通过对文道起源的了解,许木觉得自己用上一世的诗词歌赋,应该问题不大,只要能引起文圣意志的喜欢就行。
但现在的问题是,他该选择哪首诗词,来获得文种,得到能提升战力的能力呢。
许木又要开始翻阅资料,查看历史上获得比较厉害的文种能力的人都做了哪些诗词歌赋。
通过不断的查找资料,总结学习,许木大概了解诗词歌赋的常规文种能力。
最简单的是歌,就是音律,文种能力一般是会得到增益或者减益的状态。
比如豪迈的音律能够强大实力,婉转的旋律能加快恢复,阴沉的旋律会降低实力等这些大概的方向。
能力千奇百怪就比如有名天下第一琴师的《空谷幽梦》能让人不知不觉中入睡。记载上还有一名琵琶师的曲子会让人拉肚子。总之没得到能力不知道其具体内容,只有个模糊的方向。
占比比较少的文章类,获得的文种能力,一般都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或者增强意志类的增益,都是一些辅助型的能力居多。所以许木不会对此做出选择。
诗词类的众多,种类千奇百怪,许木只能找到其中有规律的。
比如同样是咏物诗,描写石头,有的人获得的能力是用才气强化身体,坚如磐石。而有的人能力就是获得一块可以反复召唤石头。
抒情诗一般获得的能力是使得自己变得有魅力。许木的评价是,毫无用处。
还有就是边塞诗和战争诗,这些诗很少能被选中,许木推测可能和文圣的喜好有关,但一般被选上的都和战力提升有些关联。
比如诸多的《从军行》,有的能增强防御,有的能加快行军速度。
其实这些层出不穷的能力,如果修文道,到了大儒境界,基本上都能做到。
而文道之种就像是对喜爱文道之人的一种奖励,没有多厉害,但在不断的成长中可以随着文道修为逐渐变强,一直到大学士。
而大学士变成大儒就需要,从自己立自己的文心,利用自己的文心,重新凝结一颗属于自己的文道之心,彻底吸收之前的文道之种。
所以大儒少之又少。
许木查看诸多资料也算明白,为什么寒门子弟都入文道。
修文道,踏入此道只需要对诗词歌赋下功夫,创作出属于自己不错的作品。获得文道认可就算入门。
需要的资源极少,就是书本而已。
之后的路途也是平坦,就像种树一样,拿到了文道之种,精心养育,给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文道养分就能到达大学士。
至于大儒才是真正靠自己踏入文道。
所以在文学天才面前,文道在大儒之前,几乎没有瓶颈。只需花点时间壮大文道之种而已。
自此许木有了决断,要修文道,这种捷径,自己不能放过。
对于诗词的选择,许木已经有了范围,从提升战力的角度看应该选择咏物诗,或者边塞诗。这样能快速提高战力,寻求自保。
自己脑子里的存货不多,具体的诗还需要进一步的规划思考。
此时已经到了傍晚,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资料,肚子不争气的咕咕叫。
“学习也是个累人的活啊。”许木自嘲,离开了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