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您认为什么是中庸之道?”许木以退为进。
“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是圣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何老引经据典,毫不含糊。
“所以您老,想追寻圣人的脚步,追寻天人合一。那可否把中庸之道的要求具象化,说的具体一些。”许木可不懂什么中庸之道,但就知道这老头办事情不地道。
“我所追求的是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所以要想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需要我至诚、至善。”何老对中庸之道了解之深,其思维逻辑早已自洽。
“那您老,至诚、至善了吗?”许木可听不懂前面那段古文,但他会把话题朝 自己想说的方向引导。
“小友可能还不了解我,假若日后有机会,小友可多多监督,看我是否行诚,善之事。”何老对自己知行合一这一方面还算满意。见许木也没有多少冒犯的意思,态度也渐渐缓和。
许木笑着摇摇头:“但就看今日之事,您老距离中庸之道,就还有十万八千里。”
“那你且说说看。”何老表情淡然,但内心也犹豫,今天这事情处理上面,他迫于压力没有深究,但自己行为在他的心里评价是:虽无功,但无过,认为是一场孩子间的闹剧,小事罢了。
“那晚辈便斗胆提两点,其一关于至诚,您老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根本看到不真诚可言,完全就是敷衍的态度,两方各执一词,你便不做判断,各打几打板吗,草草收场。”
“中庸之道不是让您老做老好人,或者采取折中方法的挡箭牌!”
许木平淡之言,在何老耳中振聋发聩,心惊胆战。
“其二关于至善,在其位,谋其事,中庸不是平庸。学院把你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不是人让你息事宁人,而是要你追究到底,用真相来判断结果。”
“你对违反校规学生的纵容,就是你对中庸之道的亵渎!”
许木口若悬河,句句诛心。
“噗~”何老吐出一口鲜血。
许木就事论事,从中庸之道出发,把何老的表现,喷的体无完肤。
喷的何老文心不稳,口吐鲜血。
许木见何老口吐鲜血,一时愕然,他只是想单纯的不服气,想讨个公道,却不知道无意中道破何老的文心。
他还心想这老头心眼怎么这么小,多说两句就被气吐血了。
“何老,您没事吧,我就是说了几句心里话。您也别朝心里去。”许木有些慌张。
何老喝两口茶,漱漱口,将血吐了干净。
“无妨!小友你说的不错,中庸不是平庸,中庸不是折中的借口。”
何老吐血是因为自己的文心偏了,一直想借中庸之道厚积薄发,却不知道误入歧途。
今日被许木点醒,才发现自己陷入误区,走偏了路。
强行斩断走偏的路,重新整理自己的文心才是何老吐血的根本原因。
所以何老对于许木,只有感谢,并无责怪之意。
“此事的处理,我的做法的确收到外界的干扰,选择看似稳健的处理方法。后面我会带你查清事情的真相,对于故意挑战学院规则的人绝不姑息。”
至此,许木的目的达成,何老决定查明真相,严肃处理。
许木还在心里想,这老头真贱,得让我把他骂吐血了,才肯好好办事。修文的都那么弱吗?
有了决定,何老便带着许木前往天才班的教室。
“龙潭,诸葛鸣,邓东方,天十三,许纸鸢,李莹,你们几个出来一下。”何老把参与此事的主要人员叫了出来。
龙潭几人满头雾水,之前的事情不是已经尘埃落定了吗?又有啥新的变化?
等人到齐了,何老严肃的说:“我已经答应许木彻查此事,龙潭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如实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即使你有过错,我也能从轻处置。”
何老言语中已经表明了,他已经相信了许木的言辞,现在给个机会给龙潭,主动承认错误,减少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