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有王羲之的字画,还有一些他叫不上名字,但很有名气的文人墨客的。
“来,徐哥哥,我还有很多呢,王羲之的被玷污了,这还有那什么朱熹的,苏轼的……”
徐天德摆摆手。
表示自己不想看。
比起欣赏字画,他更想要了解谈判的情况。
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吟诗作画作为爱好罢了,怎能误了讨伐大业。
徐天德不愿意再看的表现,在王三槐看来,就是对自己不满,无视自己的心意,心中不由顿生出一丝落寞和伤心。
自己明明那么那么认真的在宝库中挑选……
到头来,徐哥哥都不愿意看的吗……
“兄弟,说说谈判条件是什么,他赵忠卿愿意主动退出京城嘛?”
“哥哥,我累了,进帐说吧。”
王三槐草草敷衍一句,径直独身走向营帐。
留下徐天德一个人站在原地懵逼。
他喊过来随着徐天德一起京城的随行侍卫了解情况。
但侍卫也只知道七天内王三槐生活中一些小事,知道赵忠卿为自家将军每日都准备有宴会,且亲自到场。期间二人相谈甚欢。
对于宴会中将军与赵忠卿德谈话,他们无权知道。
“整整七天,每日都设宴?”
“是的教主,且每日畅谈至深夜。”
徐天德面色不悦,继续问道,“还有什么其它的吗?”
“将军他,还时常翻阅史书……”
“什么?”
听到侍从说王三槐在宫中翻阅史书,徐天德有了懵,大佬粗王三槐从不看书的……
“教主,王将军翻阅的还是宋朝历史。并且,时常嘴巴里念叨什么……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
徐天德傻眼。
他通读四书五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金匮之盟乃是赵匡胤母亲让其弟弟赵光义继位的一个口头约定。
官方正史上是这么瞎掰,糊弄百姓的。实际上绝对是赵光义用了手段残害了大哥赵匡胤,用金匮之盟当遮羞布罢了。傻子都知道自古帝位就没有传给弟弟一说。
嘶……三槐看这个干嘛?
徐天德还没反应过来。
他让两位侍从退下后,追在兄弟王三槐屁股后面,进入营帐。
“三槐,你搞什么鬼?
我刚问你呢,谈判情况怎么样,你走什么?”
“还行,赵忠卿同意退出京城。”
“!”,徐天德当即高呼,激动的手足无措,连连惊叹,“好,取下京城就有了名分,就能开国,就能做皇帝!”
“他有条件。”
“什么条件?”
“封王。”
“……”,徐天德,“封王可以,不过他得把那坦克,全部交给我们,这玩意听说杀伤力很强,以一挡百。”
见到兄弟王三槐表情不太对,似乎还有什么要说的,难以启齿。
“哥哥,入城之后,我会推你做皇帝的。”
“怎么突然说起这个?咱们俩兄弟不是很早就约定好了,我做皇帝,你做我的大将军,我们一文一武,把白莲教推广到华夏的每一寸土地。
打造一个太平国度!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