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死的应该是他们很好的兄弟吧?”转回头的李传心里这样想着,并没有上前打扰,就那样远远的站着。
他猜的没错,那些确实是唐笠很好的兄弟,其中两人还是最早和他一起从铜川县大牢里越狱的兄弟。
当初加上唐笠从牢里逃出的一共有二十人,如今就剩下十四个了。战死的六人中有两人死在了第一次反围剿中,第二次反围剿战死了一人,后来大闹秦魏两军后方的时候又去了一人,这次又少了两人,全部都是战死在北门的。
悲伤归悲伤,现实却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唐笠他们沉浸其中。
仗是打完了,可后面的事情还有很多。严格说来,唐笠他们如今仍然是孤军悬于敌后,形势还远没到安全的时候。
李传他们也明白战后事多,等到唐笠等人哀悼完战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上前交流,而是静等他们先安排好其他更重要的战后事宜。
可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唐笠等人临起身前,居然拔出随身的匕首将怀里的每个死去同伴的左手大拇指切了下来,并用一块布小心翼翼的包好揣入怀中。
不但唐笠几人在这样做,其他人见到主将动手后也都开始动手,将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左手拇指切了下来包好。
这种最早只存在于老郑家村人之间的纪念法子,已经在被所有盘古军将士主动效仿后,成为了一项正式军规。军中以曲为单位,每战过后将阵亡战友的左手拇指割下以为纪念,军规中对其妥善保存的优先级甚至明确的还要超过了军旗。
李传等人很快就反应过来,猜测这应该是对方的一种纪念逝去战友的仪式。只是和秦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冲突。
不过想想两百年来北方秦人的处境,多少秦人都已经被迫披发左衽了,他们心里对盘古军的这种做法也就没什么太多抵触。
终于也彻底松了一口气的唐笠瘫坐在一匹死去的战马身上,分派完所有任务的他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受了不知道多少处伤的他只觉浑身都是软的,身上火辣辣的甚至都分不出到底是哪里疼。
坚持着没躺在地上,唐笠都觉得已经是自己此时能够做到的极致了。
唐笠终于想起了什么,目光虽然紧紧盯着不远处束手而立的一个官服老者和站在他身后那十几个衙役打扮的汉子,心神却是飘到了别处。
带着手下坚持做了小一年的战后总结,也早已成为了唐笠的习惯,下意识的就开始在心里总结这一战的得失和经验。
不得不承认,刚刚过去的这一战实在太凶险了。自己赢得也着实侥幸,直到现在他都没能完全搞明白,这一夜到底都发生了什么。
战前虽然也有心理准备,却总觉得已经把该想到的都想到了,也都尽可能的做了安排。可开打之后才发现,自己和一帮手下绞尽脑汁制定的计划,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包括唐笠在内的绝大部分盘古军都是百姓出身,少数像李程那样在正规军中混过的,也全都是低级军官。哪里有这种在攻城战中总览全局的经验?
唐笠此时想来。细节方面暂且不提,足以致命的重大失误就至少有三处。
第一处是北门外侧的阻击战。
当时先赶到的如果是敌人的援兵,已是强弩之末的自己和身边几十号人,绝对不会有任何还手之力。
而出现那种情况的可能性其实要大得多,因为敌人援兵的路程要比己方援兵的路程近得多。
刚刚带队的郑大已经简单的把事情的大致情况和唐笠说过了,听得唐笠是心里是一阵后怕。
在藏身处等得心急火燎的盘古军主力,在看到城头信号的第一时间就立刻出发了。
所有人本就是做好了一切准备在等着那一刻。
全部由一辈子吃苦耐劳的并州秦人组成的盘古军步兵,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己方面临的危局和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因此在路上爆发出了奇迹般的行军能力!仅仅奔到一半就赶上了后秦军的那七百步兵。
被主将带走的三百骑兵基本上就是那一曲人马中所有的羌人了,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羌人军官,根本就阻止不了这些秦人士卒磨洋工。
本就是为了混口饭吃的秦卒中,很多甚至是被从家中强抓来的壮丁。指望这些人在没有平时欺辱自己的羌人老爷在的时候还拼命赶路,怎么都是痴心妄想。
这七百人就那样在疑惑中,就被身后冲来的盘古军步卒一扫而光了。然后才有了北门外那一幕惊天大逆转。
要是后秦军的七百步卒不那么磨蹭,要是盘古军步卒的行军速度没有那么创纪录,败得就该是自己了!
只要北门一丢,关上城门的晋城雄城就凭郑大那两千多人,一丝丝攻入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第二处是大军入城之后。
所有人居然都没想着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城内追击溃逃的敌军,不让他们有任何再次会合、反击的机会。
也正是这个失误,让对手的一部分骑兵成功杀进了大仓。后来敌人的内讧也正是这些人挑起的,差一点就点燃了大火!
更不应该的是,自己居然很晚才想起要分兵夺取东西南三座城门!
如果在那之前有其他敌人的援军抵达,就能够毫无阻碍的杀入城中,到时鹿死谁手就难说了。
万幸的是三处城门的守将都是怂包,居然在己方姗姗来迟的人马抵达前就弃城逃走了,绝对算得上是运气滔天了!
第三处就是对占领城中仓库的难度,太过想当然了。
在原本唐笠和众人商量的计划中,对此的唯一安排就是让李程率领的骑兵进城后直接杀到那里。
至于能不能杀到?杀到后又该怎么守住?在敌人狗急跳墙时要如何阻止放火?
要么是没想到,要么就是想到了却完全没谱!
就这三处最重大的破绽或失误,但凡有一处不是运气好得不像话,这次的突袭战都会失败。至少是战果要大打折扣!
反观对手。
除了北门丢得不明不白这一点算是重大失误,其他的还真没犯什么明显的错误。
东西南三门支援北门时并没有全体出动,避免了被调虎离山的风险。
城中一千人分批出营也不能算错。在敌人夺门时本就是兵贵神速,早一步赶到北门就小一分丢失城门的危险。被李程打了一下也只能算是个小插曲,对大局并没有太大影响。
后来三百骑兵追赶李程更不能说是错了。其中虽然有误会,但不让敌人靠近郡守府和大仓绝对是正确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基于兵贵神速的考虑,城外的敌军分成步骑两军分批驰援也没有错。
心中这么大略一总结,唐笠后背的冷汗是越冒越多,愈发觉得自己实在是赢得太侥幸!太侥幸了!
要不是在后秦军步兵中占绝大多数的秦卒,大多根本没有拼命的心思,城外的那七百人也不会被半路追上一口就吃掉了;城内也不会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迟迟打不下大春那简陋的车阵;东西南三门的守军更不会在没有遭到任何攻击的情况下就弃城而逃。
最为侥幸的是,要不是大仓内的敌人自己内讧且想要投降的一方占了绝对优势,唐笠很清楚当时的自己根本就没想出任何好办法!
当然,那个官袍老者和他的手下是立了大功的。
想到这,唐笠不禁收回心神,和那个老者对视了一下。
对方的眼神温和而平静,却让唐笠没由来的心头一紧,眉头微微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