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船后不远的火墙,徐盛也不停地喘着粗气,若是没有关羽领船开路,那么这数十条战船和数千同袍,便都要跟着自己葬身于火海。
想到此处,徐盛、蒋钦等将士们,对关羽也不止是钦佩,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这属于救命之恩!
当即,徐盛请关羽至楼船,同蒋钦一起拜谢道:“多谢云长解危!此救军之功,我等必上奏君侯!”
关羽面无表情,只是抚须而道:“不过解围,却未能破敌,此非是功劳。”
两人听完愕然,随即陷入惭愧。
忽然,徐盛见关羽二尺胡须,在刚才突围火墙之时,被火焰飃得微卷发焦。
本来有此胡须,关羽可谓是美髯公,任何大汉男儿看到后,都会心中暗暗羡慕。
毕竟,对于大汉男儿而言,胡须是大丈夫的象征,优先择偶权的条件之一。
胡子多且长的男子,在人群中也更有威望,就算嘴上没毛的宦官,也会给自己贴假胡子。
关羽轻抚着胡须,忽觉得手感不对,低头看向二尺胡须,却发现已是一塌糊涂。
顿时,连刀剑加身都不改色的关羽,神态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露出震惊且肉痛的神情。
“云长美髯受损,当真令人惋惜!”徐盛见状也安慰道,“我家中有蜀锦一缎,定让江东巧织做一副兜囊,来日送给将军养护长须。”
关羽拱了拱手,并没有扭捏推辞。
……
……
就这样,淮南的变故暂告段落,孙策、周瑜的这番偷袭,掠走了两县数千百姓,还耽误了不少地方的夏耕。
最为重要的情况,还是有大量粮种被夺去,那全都是高产的江东稻。
如此结果令刘烎也有些肉痛,要知道江东稻就是改良的占城稻,被孙策、周瑜夺去那么多的粮种,必然能助长袁术势力的粮食产值。
这个时代,比拼的就是人口、粮秣和盐铁,那些粮种可谓是战略优势。
虽然,被夺取的粮种只有数百斤,但只要袁术肯花费时间,让治下都种上江东稻,也只不过是几年就能实现。
除此之外,徐盛、蒋钦的数千水军,差点被周瑜、孙策给团灭,这件事也令刘烎心惊。
要知道江东水军,那可是刘烎的底牌之一,而且无论是打造战船,亦或是水军的训练,刘烎都倾注了不少钱粮和精力。
可正是这样的投入,竟然险些完败给周瑜,这既是表明周瑜不凡,更是说明水军将士,存在着严重的轻敌自大之心。
对此,刘烎感到十分愤怒,所谓骄兵必败之言,并不是没道理的说法。
尤其是冷兵器的战争,骄兵造成的失败案例,那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于是,刘烎亲自写信给徐盛、蒋钦,信中对二将严厉批评、还让二人检讨。
同时,虽然没有对二将降职,但却降了二人的官衔,二人从中校尉之衔,变成了下校尉。
随着驰援兖州结束后,刘烎进行了简单的军职改革,分别为上将军、中将军、下将军,上校尉、中校尉、下校尉,上都尉、中都尉、下都尉,上士官、中士官和下士官。
都尉升校尉,校尉升将军,那都是极难之事。
哪怕刘烎军坐拥两州,可军职为将军的武官,却也只是个位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