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寿春。
兖州的战报每日不绝,此日终于传回胜负结果。
刘晔拿着军报,直接来见刘备,笑道:“玄德,君侯同曹操于官渡之地,共破袁绍十万河北大军,今南北战事已见分晓。”
如今,刘备领着豫州牧之名,但却被刘烎安排坐镇淮南,大半个淮南的军政要权,皆由刘备一人统筹决定。
刘晔则作为刘备的副手,既是辅助刘备统率淮南,亦是为刘烎盯住刘备,预防刘备夺地独立的行为。
对于刘晔的眼线作用,刘烎对刘备没任何掩饰,如是不够坦荡的话,反而会产生更大的隔阂。
不过,刘备虽知晓刘晔的作用,但是对刘晔却没有抵触,甚至更是因为刘晔的存在,刘备做事反而可以更加坦荡,不必计较每道命令会引起猜忌。
除此之外,刘晔也是落魄的宗亲,同刘备的身份颇为相似,两人也有着更多的话语,甚至惺惺相惜的同命感。
此时,得知官渡已分出胜负,刘备也是极为的欣喜,立刻笑道:“芜湖侯助兖州得胜,也可抽身回兵寿春,将孙策、周瑜等军击退。”
刘晔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君侯并不会返回寿春,而是要领军回徐州修整,分兵屯田行夏耕之事。”
“啊?”刘备连忙问道,“那淮南这边?”
“自然仍由玄德统筹大局!”刘晔微笑着说道。
这几月同刘备合作,刘晔也是十分的满意。
在刘晔的感知中,刘备并非天性聪慧之人,论文论武皆不如刘烎、曹操,甚至在仪表上也不如袁术、袁绍,但刘备胜在性格坚毅、有容人之量,作为一方的领军者完全足够。
并且,刘备学习的速度很快,御下的能力也很出众,仅仅半月便熟悉淮南文武官僚,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性格能力,有效的安排各种命令和事宜。
有此便足够矣!
听到刘烎依旧托付淮南,刘备再次感到受宠若惊,却担忧地言道:“孙策、周瑜来犯数月,我却未能将他们驱逐,芜湖侯继续委以重任,恐有负所托也!”
“君侯信任玄德,玄德不必妄自菲薄!”
刘晔继续补充道:“此外,君侯已遣关羽将军返回,又命蒋钦、徐盛领水军回援,玄德定能驱逐孙策、周瑜等辈。”
听到二弟关羽要来寿春,以及大量的水军前来相助,刘备心中也是十分的欣喜。
毕竟,刘备作为北方之人,对于水战并不拿手,而孙策、周瑜来袭淮南,便是乘战船顺淮水而下。
所以,刘备想要驱逐孙策、周瑜,最重要的是打败他们的水军。
如今关羽和水军前来,刘备也有了更多底气。
毕竟,相比于刘备他自己,关羽却是懂得水军,当初刘备短暂控制徐州时,关羽便在广陵编练过水军,虽然并不是大规模的水军,但也多次入湖进河剿匪过。
而相比于关羽归来和水军来援,刘备更加欣喜地还是刘烎的信任,虽然刘备比刘烎要年长十五岁,但刘繇刘烎父子的信重态度,却是令刘备几乎无以为报。
此前,刘备落魄兵败之际,也是刘烎各种资助,吴王也赏赐宅邸土地,如今刘烎继续委托淮南,刘备已是彻底的认定,往后都将以刘烎父子是命。
……
且说袁术得知官渡胜负,心中也是极为的幸灾乐祸,毕竟他对袁绍无比的厌恶,恨不得曹操、刘烎入了袁绍。
但是,袁绍河北军的失败,也让袁术产生不少压力,首先曹操增兵屯驻陈留,对颍川构成了一定威胁。
其次,刘烎也可分兵淮南,则孙策、周瑜恐为所败。
如此局势,袁术心中也有些没谱,立刻召见太尉贾诩,商讨目前局势应对之策。
“陛下,我军之重仍是荆州,当务之急为北拒、东守、南攻、西合。”许都皇宫之内,贾诩向袁术建策道。
袁术顿时眼前一亮,暗叹贾诩果然有策略,连忙问道:“何谓北拒、东守、南攻、西合?”
贾诩继续言道:“曹操新胜袁绍,然兖州已为残破,曹军必欲另开新土,其进取之心最急切,故而我军需北拒曹操,不可令其夺城陷地。”
“刘繇刘烎父子扩张甚快,徐州之地尚且需要重建,却又图谋兖东、青州等地,其近数年难以西进。”
“且豫东残破不堪,各城池皆崩塌损毁,刘烎军只能逆淮水而西进,我军只需守住各处要地,则可挡住刘烎军兵锋,此便是东拒。”
“故孙策、周瑜之军,不宜纠缠于淮南,还是早些罢兵为上。”贾诩补充道。
“而我军首要目标,当属荆州刘表其人!”
贾诩抚须而道:“荆州此前遭遇大战,刘表又无雄心壮志,陛下当全力攻打刘表,若能占据荆州之地,则我军声势更甚,足可坐拥半壁江山,这便为南攻。”
“除此之外,汉中张鲁已占巴郡大部,又同阴平羌族结盟,对西川呈包夹之势。”
“张鲁同假帝刘璋有血仇,我军正可西合张鲁及马腾、韩遂,若能援其破西川而虏刘璋,则天命自归陛下无疑!”贾诩畅言结束,终于将策略讲明。
“哈哈哈!”
袁术闻言亦是大笑,对着贾诩欣喜言道:“太尉平日少言寡语,片语而出便是谋国之策,朕果然没看错太尉之才!”
当即,袁术采纳贾诩之策,并封贾诩为寿乡侯。
很快,袁术的命令便传至孙策军中,孙策立刻让周瑜前来商议道:“父皇命我等撤离寿春,公瑾以为如何?”
虽然,孙策之妻都被刘烎俘虏,但名义上还是袁术的女婿,且袁术夺取许都弑杀刘协后,天下对袁术的帝位也不再轻视,孙策称其为父皇并不觉得不合宜。
这次孙策来袭淮南,一是趁刘烎北援兖州,二是为报荆州失地夺妻之仇,想不到半路出现个刘玄德,令孙策无法长驱空虚的淮南。
而在周瑜的心中,他虽希望夺取淮南,但也知道一袭不下,便不再有任何机会。
此时,听闻袁术下令退军,周瑜也立刻言道:“伯符,刘烎同曹操击败袁绍,其可挥兵回援淮南,我军理应见好就收,掠些百姓钱粮便可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