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除了突发的小规模战斗,大部分的决战和对峙,归根结底所比拼的,便是两方势力的综合实力。
人口。
矿产。
粮食。
金钱。
战略纵深。
……
毫无疑问,随着袁绍同意河北后,在天下所有割据势力中, 袁绍的综合实力无愧为冠首。
哪怕是曹操和刘烎两家结盟,同袁绍的战争也不过是五五开,能取得兖东战役的胜利,也完全是依靠着兖州的纵深,以及张郃的冒险激进。
但即便却得这场大胜,以及此前诛颜良、斩文丑的胜利, 但两方所折损的兵力也不过三比一。
袁绍依旧略占两成上风。
而且随着冬去春来,兖州的情况也更不妙。
毕竟, 整个战场都在兖州地界, 徐州、淮南亦爆发了战事,这些地方的春耕是放弃了。
故而,刘烎和曹操对袁绍的战事,几乎靠半个徐州和江东支持。
可以说,曹操自己的家底,已不足供给战争,曹军四成的粮秣,现在都是需刘烎支借。
面对这种情况,曹操还派荀彧同刘烎对接,日夜恳求刘烎致信后方,万万不能断了粮秣供给。
刘烎也只能咬牙坚持。
但随着僵持局面的延续,鲁肃和江东各郡县的奏报,也变得十分的急切和哀怨。
数年积蓄的府库,已经接近见底之态,江东的许多建设事宜,也早已经被迫搁置。
如此下去,不出三个月的时间, 江东的粮秣财政, 也将陷入危机中。
“他母的,此战我徐扬如釜底抽薪,来日若击败了袁绍其军,曹伯当亲往江东以谢百姓!”刘烎忍不住对荀彧吐槽道。
荀彧也叹了口气。
自从刘烎和曹操见面后,并答应借金秣行秘谍事后,刘烎便将军队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魏延、朱桓和关羽,命三人在官渡听曹操调度。
而刘烎则来到了鄄城,同荀彧一起统筹粮秣,以及策反收买之事。
此时,听到刘烎吐槽曹操,荀彧也不好争辩什么,毕竟徐扬的确出力甚大。
“君侯,还是击败袁绍再说吧!”荀彧务实的说道。
刘烎叹了口气,低头再次看着案牍,上面各种粮秣数据,看得刘烎青筋乱跳。
“子龙!”刘烎忽然喊道。
亲卫赵云立刻进入堂中,恭敬地拱手道:“君侯有何吩咐?!”
“命人将此信送往吴王府和荆州,按上面的吩咐去做,能暂解粮秣紧张之态!”刘烎言道。
“诺!”
赵云立刻接过令信而去。
荀彧好奇地看着刘烎,不禁问道:“君侯是何命令?竟能解粮秣供给之危?!”
刘烎也没隐瞒,直接解释了一番。
事实上,刘烎的手段十分简单,那就是向江东和荆州的豪族……借!
由吴王府打造借债铁卷,凡自供粮秣给刘烎的家族,其子弟进入天门学院的考试,可获得额外的加分优势。
并且,凭借这份铁卷在手,可根据相借的粮秣数额,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