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中国大学篮球队球衣的黑人少年快步跑到了赵寅磊身边,一脸兴奋地和他说着什么,之后就伸手拿过赵寅磊手里的东西,和他一起朝着厨房走去。
姚禹梦目瞪口呆,突然有种不知今夕何夕的错觉。
她好奇地问一旁的八卦对象肖海洋:“这个小伙子是谁啊?”
“他呀,说起来就话长了!”提起这个黑人少年,肖海洋也突然来了兴致,他带着姚禹梦在操场边找了个凉快点的地方坐下,大有一副要开坛讲经的样子。
“姚医生,不瞒你说,这个小伙子是我长这么大见过最神的人了,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在肖海洋绘声绘色地讲述中,玛喀提昔日的创伤和未来的希望,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撞进了姚禹梦的心里。
肖海洋第一次知道柯尔特的时候,人还在国内。
一个准备和他们轮换的前一批维和警察托人辗转联系到了赵寅磊。
对方拜托他们来非洲的时候带一只毛绒的黑猩猩玩具,并且简单地陈述了理由。
赵寅磊听到整个事情的原委后爽快地同意了这个请求。
当时离出发时间已经很近了,怕网上购买来不及,赵寅磊也没多解释就找了肖海洋,让他跑腿去商场里买了一只。
直到到了非洲,肖海洋才知道这个毛绒黑猩猩是送给这里的一个非洲小伙子柯尔特的。
柯尔特是一个孤儿。
在当时的玛喀提,常年战乱,孤儿遍地,拿到枪要远比拿到一本书或者一个玩具车更容易。
像柯尔特这样的孩子想要活下去,只有当童子军这一条出路。
于是在他十岁刚刚能拿得动枪的时候就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有了武器,只要活着就能有吃的,就算有一天时运不济横遭不测,也总比活活饿死坐以待毙要强得多。
暴力和血腥带来的甜头很快就让他上了瘾。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把枪口对着也许昨天还在一起玩耍的同伴,更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比如他的上级就不用扛枪打仗就能获取吃不完的食物。
在他眼里枪也不是致命武器,而是自己的最忠诚的伙伴。
在这个普通男孩子还在沉迷打仗游戏的年龄,柯尔特已经在真实的战场上失去了一批又一批的战友。
当内战的硝烟渐渐散去,枪声日益沉寂的时候,他已经十四岁了。
这期间他流过血,受过伤,运气好被一位医生救下,跌跌撞撞地保住了性命,也留下了一身伤疤。
四年居无定所朝不保夕的战火生涯给他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带走了他身边几乎所有相熟的朋友。
在武装冲突的双方终于停下来开始谈判的时候,这一点火中取栗挣来的生机,也将要消失殆尽了。
除了开枪和杀人,他并没有任何能够赖以生存的技能。
弹药充足没有仗打的童子军要吃饭,只能去偷窃,去抢劫,最差也不过是和从前一样,去杀人。
当第一批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士兵来到玛喀提的时候,他们面对着的就是成百上千个小小的柯尔特和长大以后的柯尔特。
柯尔特则是这些人里面最显眼的一个。
因为他的身上,时时刻刻都挂着一只黑猩猩。
一只活的,小小的,黑猩猩的幼崽。
柯尔特在丛林里穿梭的时候捡到了它。
或许是它的弱小可怜又无助让还不是冷血到底的柯尔特起了怜悯之心,或许是身边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好像走马灯似的死的悄无声息的同伴让他感觉到无比厌倦,又或许是它和人类相似的长相让柯尔特想起了孤苦无依的自己。
他最终决定收养了这只黑猩猩,给他起名kiki。
刚开始的时候,柯尔特们对第一次见的中国维和士兵很好奇。
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们,他们没见过中国人,却在银幕里看过中国人演的电影。
当看见维和士兵们在营地里打军体拳的时候,营地外的小朋友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那新奇的劲头好像看见了银幕上的李连杰和成龙。
渐渐地,柯尔特们发现了中国维和士兵的与众不同之处。
这些同样拿着枪的人会和这群陌生的非洲孩子聊天,热衷于教他们说中国话,发现孩子们没有吃饭,也会第一时间拿来饼干和夹着鸡蛋的馒头送给他们,甚至还想要教会他们中国功夫。
在残酷的战争中杀得敏感多疑的孩子们,在这群普遍未婚的中国士兵身边,居然找到了一丝久违的,家的温暖。
直到有一天,维和士兵们接到了联合国发出的执行ddr行动的通知。
ddr行动,是解除武装,复原,重返社会三个词的简称,是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国家想要维持正常持续,开展行动的第一步。
听着无时无刻不在四处播放的宣传广播,柯尔特终于告诉和他相熟的中国维和士兵,自己也有一把和他背着的那种差不多的枪。
一直认为他们只是战争孤儿的士兵们震惊之余开始做起了心理辅导工作,因为在规定的时间之内不把武器上交到指定地点的话,持有武器将会被认为是非法活动。
再三解释现在没有枪也可以吃上饭之后,基于对中国维和士兵的信任,柯尔特最终同意交出这把对他来说老友一般的枪。
规定的日期很快到来,维和士兵们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终于在最后一天的下午等到了背着枪的柯尔特。
一位看样子已经到了孕晚期的妇女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各自拿着自己的武器,一前一后站在柯尔特身边,三个人一起排在长长的缴枪队伍里,慢慢地朝着草原的夕阳走去。
他们放下了枪的同时,也拿起了希望。
中国派出的维和士兵们给适龄的孩子们一人买了一个书包,当地的学校也举办了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将这些年亏欠的童年一点一点地还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