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离家出走。”
“好啊好啊,带我一起啊。”
“……”
母子俩正在闹着,兰榕端着一碗鸡汤上楼给孙儿,房间里正在发生的事情让她的表情有些异样。
苏小北在揪傻儿子的耳朵。
每次看到苏小北和孙子在一起的时候,她就想到自己的女儿。
“小北,婶想跟你商量件事啊。”
“婶,你说。”
苏小北赶紧正经乖巧起来。
“我想回家了。”老太太说:“来县城这么久了,我想回去看看。”
“那咱们就找个时间一起回去呗。”
“我是说,回去了就住下了。”
“奶,你是不是在城里住不惯?”
老太太摸着孙子的头发,“奶奶每天就买买菜,抱抱娃,出门就是大车,没有不习惯,就是想家了。”
“奶,我知道了。”
赵和平明白,老人家在农村待了一辈子,进城偶尔住住享几天福可以,但时间久了,无论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会出问题。
很多农村老人跟着孩子进了城,除了每天做做家务,带带孩子,除此之外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
久而久之,因为心情不好,身体也就出现问题。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老太太回去之后每天还是下地干活,但是随着年纪大了,没有人照顾怎么办?
安华已经搬到省城,安庆也计划着把老婆孩子接到省城团聚,他又不可能再回老家去。
这时候如果老太太回到老家住,每天面对的是空荡荡的房子和二儿子那一家,心情肯定会更郁闷。
把老太太送回房间,苏小北和赵和平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想不到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
赵和平突然想起一件事。
三峡水利工程是这年年底开始动工的,会有很多人得异地搬迁,那些背井离乡的人,被称为水库移民。
以此类推,他可以找一块地方建设一个新村,多的人他动不了,从雁山村迁几户人家出来还是可以的。
于是他把想到的办法告诉苏小北。
“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
“嗯,用交通方便的地区的耕地置换现在他们手上的土地,出资帮他们在新的地方建新房,不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到地头指导技术。”
“等你老公下次回来你就跟他提一下,咱们这里是大石山区,修路进去比把人移民出来要难多了。”
“那咱们怎么做?”
一说到正事,苏小北就很认真,完全不会把自己的傻儿子当成孩子。
“你还记得咱们买了二十亩土地吗?那是以前化肥厂的地方,现在化肥厂倒闭了,那周围的耕地是属于安阳镇的。”
计划是韩春风出面向县里申请,以招商引资的名义引进投资商投资,在当地创办一个中草药种植基地。
二十亩土地可以拿来修建村民的住房,种植的土地由县里解决。
按一户移民五亩耕地一亩水田的标准,先弄一个十到二十户的试点。
“这个要花很多钱吧?”
“花不了多少钱,以后还能赚钱,但不多就是了。”
“花不了多少,那到底是多少?”
“第一个试点,咱们先拿一百万出来,不够再说。”
赵和平心算了一番,只要款项能安排合理,即使当中有所截留,一百万也足够了。
说干就干,母子俩聊着天就写了一份投资方案,涉及到具体的问题还有很多,苏小北一项一项的把问题列出来,两个人再一一讨论后划掉。
临近深夜,苏小北带着写满了的小本子回到楼下房间,突然醒悟过来,傻儿子这是要干什么。
“为了老太太,建一个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