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识字率平均不到45%,夏国的初中生到这里都能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
在这种现实条件下,上层的腐败程度和两级分化严重,投再多的钱在这里,投入越多越抽不出身。
在孟加拉国源源不断的向恒国移民之后,除非能拉到更多的外部投资,不然本就不缺人口红利的恒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
迦尔吉建设兵团分出五十万人前往北部边疆,在高原上逐级的修建梯级水电站。
计划在五年时间里,完成世界上最大的发电厂建筑群。
在高原上逐级修建水电站的好处是前期基本上不用移民,难处是道路不通大型机械上不去,大多数地方得先修路。
世界上有什么地方能同时发动数百万人往高原上修建铁路和公路?
答案是南亚。
陆伽瑶有句话说得对,只要肯花钱,什么路修不快?
通过崇山峻岭中的铁路施工队伍由迦尔吉建设兵团为主,移民的200多万孟加拉青壮年主要的工作就是拓宽原来从阿萨姆邦通往高原的道路。
短短的半年时间,在高原上的水泥公路就修通了一千公里。
前面的人拓宽,后面的人硬化,人多力量大在这件事情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隔开恒国和缅甸的东部边境山区,数以百计的水泥厂采石场日以继夜的施工,保证了全境建设需要用到的混凝土。
可以说新生的恒国,三分之一的人在工厂,三分之一的人在工地,三分之一的人在田地里。
总统告诉大家,我们这一代人辛苦一点,将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免费上学,免费治病,等老了之后,由国家养着。
从青藏高原上流淌下来永远不会枯竭的水源,就是整个国家未来的希望。
在免营业税三年的优惠条件下,东瀛和港岛的资金陆续涌入全球地图上的这个弹丸之地。
在能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在不能种粮食的地方就建工厂。
郭氏集团在原来阿萨姆邦的产茶区,一下子投入了20亿,盖了200多家高标准的现代化茶厂。
茶叶生产厂家有个特点,就是基本上不会产生污染,而且大部分的生产工序并不需要复杂技术,只需要有几名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带着一班大字不识的工人就可以做好。
而现代化茶厂,只要工人不手贱去摸电门,基本上也不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但同时,茶叶受气候影响较大,每年的产量会跟雨水和冻霜天气挂钩。
陈一平又要求恒国的所有茶叶种植园都不得使用农药,这让广大种植户不能理解。
但老百姓已经陷入对他的狂热崇拜中,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世尊是不会伤害我们的。他这么吩咐肯定是有我们看不到的意义。”
佛教徒们口中的世尊,有且只有一位。
释迦牟尼,毗湿奴的第九次在人间的化身。
他活着的时候,被印度教视为叛徒。
巧了不是,耶稣活着的时候,也被视为犹太教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