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上的语文课,讲的大多是语录和一些英雄事迹,她握着铅笔,装作笨拙的写字,
教书的老师是知青点的人,她看李秀的年纪大了,混在一起小孩子里认真的学习,所以课余时间总是拉着她开小灶,
她觉得能送孩子来上课的人家都是明智的,往后指定是读书人的天下,李秀也不负她望,进步神速,
“郑老师,您看我一年级的都学的差不多了,用的时间也不多,我能不能多看看书,要是我这两个的时间能学完小学的书本,能不能给我发毕业证书。”
郑娟有点讶异她的要求,不过还是皱着眉头道:“李秀你是个聪明的学生,也有汲取知识的欲望,老师很开心,但是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来,你要是踏踏实实的学习,没准后头就能考上中专,到时候毕业直接就能分配工作了,一辈子吃商品粮。”
她作为老师自然得多为学生考虑,何况当初李秀的家长带她过来上学的时候,也是多番拜托,希望学校的老师能过关照她一下,别因为她年纪大,就嫌弃她累赘,学不会。
她才利用课余的时间,多为李秀补课的。
“是,郑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的,您对我家的情况也是有了解的,我二哥已经去了部队,家里现在就我二嫂一个劳动力,她还得带着大丫的妹妹二丫,过几天,我二哥的战友遗孀也要来我们家,她丈夫刚去世,还怀着孩子,婆家和娘家都嫌弃她,我二嫂把她接回了家,就想好好的照顾她,到时候我二嫂肩膀上的担子就更重了,我就是希望我能尽快的学完,帮帮我二嫂。”
当然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她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已经做过的事情上,这个年代的学习内容和前世她学过的固然不一样,可她毕竟是个大人的思维,学习能力也比这些小孩子大,浪费太多时间在这里,不值当的。
郑娟自然是知道李秀家的事情,当时传的沸沸扬扬的,她辅导李秀学习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把做人的道理交给李秀,乡下女孩子怎么了,
乡下女孩子也不是只知道种地结婚养孩子的,
也能有自己的思想,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会没事的时候拉上两三个人去扯闲话,她们能从山山水水之间学会一欣赏事物的美好。
“这个事情我做不了主,我得给校长说一下,不过不一定能成,你先安心的学习,这些事情先不考虑,知道了吗?”
“嗯,谢谢您!”
“去上课吧!”
李秀从郑娟那边离开以后,就回了教室,她也没闲着,认认真真的看起了三年级的书,
这些伟人事迹,名言名录肯定是要学会背的,她之前就见过两个老师正说着话,突然就背起了语录。
她不但自己学,拉着想去玩沙包的大丫一起学。
小姑娘也不敢有怨言,生怕回头考上的时候考个大鸭蛋。
晚上放学的时候郑娟给开了会小灶,李秀拉着大丫一起学,小丫头和老师面对面,如坐针毡,动都不敢动。
姑侄俩回去的时候天漫天的彩霞染红了半边天,景色非常迷人,大丫有点冷,李秀蹲下背着她一起走,
寂静的小路,两边都是出苗的庄稼,偶尔路过几棵杨树,风吹的沙沙响。
大丫的下巴抵在李秀的肩窝,小腿在她的臂弯里一荡一荡,嘴巴抿了好几下才开口,
“姑姑,放学了!”
李秀没反应过来,朝她的小脑袋偏了偏,
“是啊,放学了,咋了,饿了吗?”
大丫使劲的点了点头,然后道:“姑姑,放学了,可以吃糖了。”
李秀听的一愣,原来这丫头还惦记着呢,她点点头道:“好,给你拿,给你拿三颗好不好,等回家的时候你给二丫一颗,给你妈妈一颗好不好。”
“嗯嗯,姑姑你真好,姑姑你最好了。”大丫手里攥着糖,开心的不得了。
李秀看着气色已经好了很多的大丫,心里一动,李勇和陆浔三个人回了部队以后,
刘红英肯定是不舍得在吃那么多的细粮了,杂粮吃起来喇嗓子,她吃不惯,
想起刚来的时候她二嫂端的野菜糊糊,她几乎子啊画面闪过脑海里的时候,就生理性的恶心,主要是当时的碗,太黑了。
她突然从空间里扔出来一只懵圈的鸡,李秀轻喝一声,
“大丫,你瞧那是啥?”
大丫正沉浸在甜蜜的奶糖里,突然听着李秀的轻喝声,吓了一个激灵,朝着李秀指着的地方一看,眼睛瞪的提溜圆,
“姑姑,是鸡!”
李秀:“”
咳咳,这个可不能乱说!!!
“大丫,你在这等着,姑姑过去逮着它,晚上回去咱们把鸡宰了吃。”
“嗯嗯。”小姑娘从李秀的背上滑下来,站着不动,眼睛盯着鸡的方向,生怕它给跑了。
空间的鸡刚被扔出来,懵圈的很,李秀三步并两步的走过去,就把鸡拎了起来,顺带的还从她旁边凭空捡了五六个鸡蛋,
“大丫快过来,这里还有一窝鸡蛋呢。”
“姑姑,晚上咱有鸡蛋吃了。”大丫也跑了过来,高兴的拍了拍手,说话的时候嘴里的糖果差点飞了出来。
李秀高高兴兴的一手拎着鸡,一手拉着大丫,鸡蛋被小丫头小心翼翼的放在书包里,两个人迎着夕阳笑眯眯的朝着家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