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学习大燕搞了个书院,但主要教学子们兵法韬略。算是北齐第一座军校。
让李业林当院长。
李业林也是懒散,占着院长的位子却是一次也没去书院露过面。别说是书院学生,就是书院的先生也不认识他们这位大名鼎鼎的院长。
王永晟等人当初可是为了这个院长名头争得头破血流。
书院的全部事务都是副院长在打理。副院长是个从兵部退下来的老头,这人文武双全是个不可多得的才人。只可惜如今年纪大了,上不了战场了。
书院到现在已经办了好几年了,第一批学生也毕业了。镇远军的新兵里就有书院的学生。
周子童在跟着张猛远赴西楚剿匪过程中表现非常亮眼,被书院请来讲课。
原本书院是想请张猛的,可张猛推脱说有伤在身不方便动身就给推掉了。
周子童也带着伤,只不过是伤在了胳膊。裹着白布就过来了。
能入读这书院的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孩子,心高气傲得很。见来讲课的只是个什长,有些意兴阑珊。
书院最近也听到李天康复的消息,对于这件事带来的影响曾有过一场讨论。
有些极端一些的学子把李天恢复神智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李家有了继承人会导致国家出现动荡。
除非李天入赘皇家或者夭折。
这场辩论很出名,北齐的文人雅士都有所耳闻。
李业林对此不置可否,也没说有追究的意思。让被这番胆大包天言论吓坏的书院先生们松了口气。
北齐不禁止言论,即便是在朝会上互相骂娘高敦也不理会。
这个宽松环境自建国以来就这样,没有人因为骂两句就被抓起来的。
那些自认为骨鲠清流的文臣更嚣张,骂武将指责皇帝。即便是说错了也最多是罚奉处理。真提出了什么有用建议还会受到朝廷的嘉奖。
“敢问周什长,镇远军在没有朝廷旨意的情况下擅自进军西楚不怕引起两国交战吗?”
“谁说没有朝廷旨意?朝廷的信差马不行跑得慢怪我们?等到他们磨磨蹭蹭的传达完旨意,山贼早就跑没影了。”周子童也不惯着他。
“两国交战又怎么样?数万西楚边军还不是被葛将军的一万人打趴下了?西楚皇帝敢放个屁?”
“众所周知我们和西楚一直交好,你们这是在破坏两国邦交。”
“破坏什么邦交?西楚纵容土匪截杀我北齐商队怎么不怕破坏邦交?”周子童不像是来讲课的,很像是来吵架的。
“一个西楚而已,草原蛮子几万王牌精锐还不是被一万铁林军揍的瑟瑟发抖?我们是北齐,不是那个让天下人笑掉大牙的西梁。”
众人哄堂大笑。不少文弱书生也被周子童这股豪气给感染了。
西梁还在西楚的更西边,确实是个奇葩国家。
用北齐大文豪的话就是“量全国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皇帝不像皇帝倒像是西戎人的傀儡。
“犯我北齐者,虽远必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打仗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打输了再坐下来谈也不晚。哪有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动手的道理?我周子童读书不多也听过一句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