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又叹口气,打发了使女出去,难掩担忧的拉住她的:“海薇,娘知道你心边堵着一口气,非得发出才行,是做事不能凭一股意气,还要深思熟虑。洋是比我们先进,但咱们的日子过得也不差啊,何必去那些说鸟语的地方找不在。”
萧绰郑重道:“娘,打从我跟陆离脱离关系之后,我就在考虑这件事情了,留学我是一定要去的,师夷技以制夷,学到他们的本事,传授给国,国富强了,洋才有所收敛,我们的未才有希望。”
她微微压低了声音:“寄篱下的滋味不好受,仰鼻息更是难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国呢!”
孙默然半晌,终于点了点头。
萧绰有头脑,也有着超乎这个世界的远见,她知道历的向如何,她想略尽绵薄之力,叫那段屈辱的历短一些、再短一些,想叫世间女子的腰杆挺得直一些、再直一些。
她是,不是神,不能无中生有,她可以用敏锐的头脑缩短通往成功的路径,但前提是她必须亲用脚去丈量这个世界。
所以萧绰决定出国留学,以一张白纸的身份,去吸收获取、融贯通。
与此同时,她登报通告全国,每年都将资助五十名专攻理工科的女出国留学,提供学费和前半年的基本生活费,其余费用理。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举动。
诚然,这笔花费落到个头上,是能吃饱饭罢了,但是学费本身就是留学费用的大头,要知道,『政府』每年提供的留学补助名额也有两百多罢了。
消息一经传出,舆论上然是赞誉满满,有几个酸腐文表达不满,说被资助为什么局限于女,而科目又被局限在理工科,诸如此类的酸话甚至都没能传到萧绰耳朵,就被大众给炮轰了个灰飞烟灭。
原因无他,这个国的才储备过贫瘠,对于知识分子、尤其是理工科才的需求量实在是大大,文盲率高得可怕,一年送五十个出去留学,最后哪怕是有一个建设祖国,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宣传部为此专程向萧绰提出了表扬,还搞了个小型的授勋仪式,送了一枚奖章,萧绰抽了半天时间去领到,之后面对的就是天南海北送的信件。
想得到出国机的多多了!
于她们而言,这是真正可以改变命运的机!
苏州一个姓吴的女孩子专程写信过,信附带有一张三千块的支票。
她境富足,并不需要这个出国机,那三千块是她愿捐赠,希望能够用到需要的身上。
“三日前在报纸上得知海薇女士的壮举,深为触动,这个社需要为女发声的了!”
“民国,民国,就是民的国,新『政府』也一直在呼吁文明进步、男女平等,但实际结如何,尽皆知。这是男的民主,却与女无关。海薇女士的壮举见报之后,我所在的中学便有男学生愤愤不平,他们讲,女天生蠢笨,是学不好理工科的!”
“我气愤的问他们,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们的物理成绩都比不过我?他们哑口无言,很快又辩驳说我是一个异类,不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