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拟定的三个产房的扩产产能,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自然是继续加大力度扩产啊……这外头一大堆人挥舞着支票就为了求购他们一套制冷设备呢,不少公司宁愿等待一年甚至两年的交货期也要下单。
松江贝尔公司的一票管理层,在承顺四十年的冬天里忙得脚不沾地,开始找厂房扩建更多的产能,寻找更多的零部件供应商等等,争取在明年里把预计产能再往上提一大截。
为了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松江贝尔公司在大过年里都没放太久的年假,只有区区三天而已,并且这三天内自愿加班生产的话,工资直接按照三倍发放。
在订单排满的情况下,这生产线每停一天都是损失大量的金钱,为了维持生产,过年期间给工人们发放三倍工资也在所不惜。
而眼看着松江贝尔公司吃的满嘴流油,其他几个制冷设备公司更是羡慕嫉妒恨。
有几个制冷设备公司,他们其实或多或少也有一些产品的,奈何性能太差,可靠性什么的也差,市场上根本不接受,只能是接到一些贝尔公司不要的订单……因为没什么订单赚不到钱,同时还要继续研发,这研发经费每天都哗啦啦的流出去,因此其他几个制冷设备公司现在也是很难受。
饶是背后有李氏制铁这个巨无霸总公司支撑的冠华机械公司,在通过收购了一家小制冷设备公司真正进入了制冷设备领域,也是被技术研发搞的头痛不已。
松江贝尔公司在制冷领域里提前了好几年,但是就这几年的功夫却是让他们构筑起来了一道非常严密的专利防护墙。
制冷设备里的几个重要核心部件,不少其他都是有公开专利,或者是其他行业就使用过的,但是也有一些零部件是松江贝尔公司为了研发制冷剂而专门研发的。
前者如压缩机。
而后者如膨胀阀、蒸发器。
其他制冷公司想要在不侵犯专利的情况下就想要弄出差不多功效的零部件来,说实话难度不小,勉强弄出来了效果也很差。
在基础核心专利这道拦路虎面前,饶是背靠李氏制铁这种庞然大物的冠华机械公司,也是深感头痛。
想要专利授权?这是不可能的,还不如直接砸一个天价收购贝尔公司呢……其实之前他们已经尝试过,只是人家不卖。
现在的话……贝尔公司的市值已经连续飙涨,市值严重虚高,市盈率都上百倍了,高到让总公司李氏制铁看了都得沉默的地步。
不是买不起,而是谁也不愿意当冤大头啊!
市场上不少人都知道有临江北路的机构资本在炒作制冷行业概念,吸引中小投资者入局,想要割一波狠的回血。
年中的帝国税务机构对金融行业进行了一波比较严厉的偷税漏税打击,好多投资机构都收到了天价税款罚单。
这些机构被罚的太狠,也就想要趁着年关收割一波中小投资者,要不然还怎么过年啊……
李氏制铁如果真按照现在的市值收购贝尔公司,还不如直接送钱给临江北路的那些机构投资者呢,好歹还能卖个人情……
专利授权不行,收购公司也不行,那么只能自己研发了,但是研发这个事情嘛不容易。
当然还有一条非法道路,那么就是侵犯贝尔公司的专利,但是一旦真这么干,都不用贝尔公司自己起诉动手,巡警机构里的负责专利案件的巡警就会直接找上门来,然后提起公诉,再给你判罚一个超级罚单。
大楚帝国为了鼓励技术创新,不仅仅设立了专利制度,更有着完善的维护专利制度的一整套专利法,而且巡警机构里都设立了专门处理专利案件的巡警。
普通人小打小闹,这些专利巡警也懒得搭理,不举不究,但是企业侵犯专利……人家分分钟找上门来充实业绩。
冠华机械公司自然不会走这种非法道路,而是闷头砸钱搞研发。
这还是背靠大树,同时自身也有着空气压缩机这些业务可以输血,同时之前又收购了一家小型制冷设备公司,通过收购积攒了一些技术和专利的冠华机械公司。
就这样的公司想要在制冷行业里闯出一条可行的道路来都艰难的很,其他几家公司就更难了。
但是前路艰难也阻挡不了他们的投资决心啊!
毕竟松江贝尔公司的巨大成功就在前头摆着,而且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认识到制冷设备的作用,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啊。
制冷设备在运输储存以及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大的,之前的肉类运输,渔业运输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就连很多对低温恒湿有需求的专业工厂,现在都在打听制冷设备,想要升级工厂,提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呢。
如此庞大的市场,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实际上,如今整个制冷行业,包括制冷设备的生产以及应用行业,都和前些年的新棉布市场突然爆发有些比较类似的情况。
都是因为一种新型的设备出现后,带来了整个行业的革新,进而诞生了若干新型的大型企业,促进了诸多行业的洗牌以及发展,也诞生了诸多在这种浪潮里崛起的富豪,高收入群体。
孙旭就是新型棉布爆发之后的直接受益群体。
从一个月收入不过几楚元的普通机修师,再到安华纺织公司第二分厂的机修科科长,年收入接近三千楚元的核心骨干工程师,他只用了区区几年而已。
因为棉纺行业的变化,孙旭的人生轨迹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一个底层的技术工人变成了伪上流社会里的一员。
出入有私人四轮马车,住在郊区豪宅别墅,家中有多个仆人、侍女伺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