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后来者,罗志学其实很清楚自己搞出来的参务制度以及军务制度还有翰林院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皇权旁落的隐患。
毕竟他搞出来的参务制度,在官员任命上效仿的是清中后期的军机处,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了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的职权,明确了各个参务大臣的职权,而不是说什么都能管的状态。
这种制度有好有坏的,好处就是职权更加清晰,不会出现职权交叉,谁都能插一脚的状态。
但是也有坏处,那就是长期掌控一部分职权的参务大臣,在所属领域里权势极大。
在明王朝的内阁乃至清朝军机处,那些内阁大臣或军机大臣们,实际上是没有明确职权的,这意味着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需要和其他同等地位的内阁、军机大臣们进行相互妥协,利益交换,同时得拉拢一大批利益相关的官员们,形成一个所谓的派系后才能够展现其权力,进而实现其政治抱负或者什么野心之类的,这也是明朝党争由来的重要原因,不拿上一堆人哪怕是阁臣啥也干不了。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则是跳过了这一步,直接以分管某事务的名义,明确了参务大臣的职权。
不用拉拢争夺,不用相互妥协,该参务大臣在其分管领域里,就拥有绝对的权威。
比如分管经济事务的参务大臣,其权势是非常大的,几乎所有和经济相关的事务都有职权,分管的工商部,财务部,农林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是他的直接下属单位。
在重大经济事务上,完全有权力进行单独处理,不需要和其他的参务大臣们进行妥协或利益交换。
他只需要对皇帝负责就行了。
而其他的参务大臣们也基本如此。
这些参务大臣们,都只需要直接向皇帝负责,并不需要对参务院这个机构本身负责。
这意味着,一旦皇帝的能力不足,那么在处理诸多政务的时候,就会极大的可能事事听从分管大臣的意见,久而久之形成惯例的话,那么皇帝也就失去了这部分权力……
如此一来,也就是皇权旁落了。
但是一旦没有上头的皇帝压着,进行多方的平衡,那么这些在权势上平等的参务大臣们,他们可能就会各干各的,不存在协调、统一步骤情况,最终导致帝国在整体战略上存在内部的剧烈分歧。
在这种制度上,分管事务的参务大臣权势被加强了,而作为他们唯一上司的皇帝,也需要足够的能力,要不然的话无法进行平衡,最终整个政治构架里的最顶层就会出现分裂的情况。
该如何解决这个办法?
罗志学其实很清楚的……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解决方法就一个:通过某种方式设立一个首辅或首相、丞相之类的职务,让丞相代替皇帝成为决策者。
这意味着什么?
皇权旁落!
如果说丞相是皇帝能够随意任免的,那么皇帝勉强还可以保留一部分的皇权。
但是一旦继续发展,当皇帝失去了任免丞相的权限,或者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那么皇权就彻底完蛋了。
类似的情况有明王朝的内阁制度,他们的内阁成员可不是皇帝任免的,而是大臣们廷推出来的……让谁当内阁大臣,明王朝的皇帝们是没有权力决定的……有这个权力的只有大臣。
当然了,明王朝的皇帝可以罢免内阁大臣……算是保住了一小部分的皇权,明末时期的崇祯就是利用这个权力,罢免乃至杀了一大堆的内阁大臣……但即便如此,崇祯也无法决定让谁进入内阁。
如果这个制度再进一步演化,决定内阁大臣任免的权力直接交给更多人,比如更多的官僚或者贵族,那么就会逐步演变为近代历史里的君主立宪,更进一步为资格选举制度。
如果民智更进一步,工商业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那么就会逐步演变为普选制度,由民众选举出来一个首相。
等到最终,皇帝只能成为一个吉祥物!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皇权逐步旁落的过程……后世的君主立宪国家,除了极少数外,大部分都走了这么一个大概的过程。
对此,罗志学心中其实很清楚的。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或者说,这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后的必然性……
只要他罗志学坚定不移的持续发展工商业,持续不断的进行普及教育,那么大楚帝国……不,准确的说是大楚帝国罗家皇室的未来就只能有两个未来:一个是皇权不断旁落,最终演变为现代化的君主立宪,罗志学的后代保住皇位,但是只能当一个吉祥物。
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皇室不甘心失去权力,保持持续高压之类的政策,但是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等到一定极限后,他罗家皇室就会如同一朵在夜空里绽放的烟花……砰……没了!
中途可能会出现反复,也可能会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动荡。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基本逃不了这两个结局。
当然,其实罗志学也可以选择走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坚决不开启民智,封锁资讯,把国民都当成牛羊一样放牧……
只要民智不启,再加上目前的生产力,再加上适当的政治构架,那么他罗家王朝的统治就能延续很久很久……当然,到最后肯定也是要完蛋的,只是能够让罗家王朝的统治延续更久一些而已。
但是罗志学却不愿意这么干啊。
他来到这个时代,建立起来了大楚帝国,而且还把大楚帝国打造成为世界霸主帝国……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追求的。
以前只是想着造反当个皇帝,中间有一段时间则是追求权势的稳固,搞一大堆各种政治平衡,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防备臣子造反,稳固皇室权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