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就是战列舰采用170毫米舰炮,为此需要把150毫米加农炮换成170毫米中管火炮,115毫米或100毫米加农炮换成170毫米短管火炮。
而千吨以上的一等巡洋舰则是采用150毫米口径火炮。
不过千吨以下的二等巡洋舰以及护卫舰乃至大型近海炮舰,小型近海巡逻舰,内河炮舰等等船只,因为船型比较多,而且任务也比较杂乱,倒是不太可能统一口径,则是针对性的进行改装。
总之尽可能的装备更大口径的舰炮,以更好的发挥榴弹的杀伤威力。
在这种舰炮火力进行大革新的浪潮里,若干舰炮生产厂家也是被海量的订单给砸晕了头……
丧心病狂的海军,光是170毫米的中管舰炮以及170毫米短管舰炮,就打算一口气采购五百门!
用以新造战列舰以及改装旧战列舰所用。此外还有大批的150毫米舰炮订单和130毫米舰炮订单。
突如起来的舰炮订单,让国内的几家生产舰炮的武器公司兴奋异常,一个个都是铆足了劲想要争夺订单。
汉天武器公司、江南武器公司、两广武器公司这三家主要的舰炮厂商,为了争夺新舰炮订单更是打的头破血流。
因为这些舰炮也不是说要什么新式舰炮,都是技术成熟的舰炮了,而且还是对比170毫米加农炮,技术要更加简单的中短管火炮,因此在技术上都不存在什么问题。
唯一能够比的就是质量,产能,供货时间还有人脉以及最重要的价格了。
人家海军采购这么多的舰炮,可不会随便就下单,而是分出很多笔小订单来,然后让各厂商来自行竞标。
尽管出于扶持多家厂商,让至少三大武器公司都拥有大口径舰炮的研发生产能力,海军到最后肯定是不会把所有订单都给其中一家,而是三家都会有。
但问题是订单的分配比例问题啊!
其中一家如果拿走了百分之八十的订单,其他两家只能一家百分之十,这和竞标失败有什么区别。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失败者,这三大舰炮武器公司都在折腾着呢。
相对于三大武器公司争夺舰炮订单打的头破血流,国内的几家战舰造船厂就淡定多了。
尤其是松江海军造船厂,人家根本就不愁订单,以前是,现在也是,未来大概率还是……
不是因为他们是海军的亲儿子,而是因为他们的技术最牛逼……在造船技术上,松江海军造船厂一直都是走在最前列的。
他们的船台上,从来都没有空闲过,一直都是在生产海军的战舰。
尤其是战列舰这些主力舰,海军那边下订单甚至都不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而是根据松江海军造船厂的产能来的……
只要他们有产能,海军就直接下单。
此外广州造船厂也是如此!
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这两个造船厂,能够建造两千吨以上的战列舰,其他造船厂还不行!
当然,这只局限于战列舰,巡洋舰的话可选就比较多了,国内至少有五家造船厂能够造。
至于几百吨的护卫舰以及近海巡逻舰,内河炮舰,还有各种运输舰,医疗船等辅助军舰,能够建造这些战舰的造船厂就更多了。
而到了铁肋木壳船时代后,因为这种船型的建造技术和纯木战舰不一样,因此到目前来说只有松江海军造船厂能够大规模量产,而广州造船厂那边还在进行技术升级,虽然也能够承接订单,但是产量还不行。
所以……现在的松江海军造船厂淡定着呢。
但是,这种情况能维持多久也很难说,铁肋木壳船的建造技术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说难,是因为大量的熟铁零部件不好搞!
说不难,是因为这些零部件都是人家重型机械厂搞的,和造船厂其实没啥关系……造船厂干的其实就是个组装的活计。
这也是罗华造船厂盯上了铁肋木壳船的缘故!
都是组装的活而已,对面松江海军造船厂能够干的,他们罗华造船厂也能干啊。
什么,你说技术问题?
这个问题嘛,罗华造船厂的技术团队就是松江海军造船厂里跳槽出来的……这两家的技术同出一源,理论水平其实都差不多。
更多的问题倒是设备问题,毕竟加工安装大量的铁制零部件,和加工安装纯木零部件是不一样的。
但是设备这东西,有钱就能买到,哪怕是现在最顶级的大型机床设备,人家汉天机械公司都敞开了卖,好几万一台,明码标价,爱要不要……
此外人家罗华造船厂还琢磨着购入一批大马力的蒸汽机,用来驱动各种大型设备。
他们内部一琢磨后,觉得铁肋木壳船这事能干,投入虽然大了一些,但是搞出来后市场也大了。
最关键的是,造船业领头羊松江海军造船厂以及老二广州造船厂都搞铁肋木壳船了,他们罗华造船厂作为国内第四大造船厂,及时跟进新技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下定了决心搞后,罗华造船厂一边投资进行技术设备升级,一边进行前期的市场推广,找南洋贸易公司等武装贸易公司推销铁肋木壳武装商船。
不过这还没推销成功呢,海军自己却是找上门来,人家一问罗华造船厂已经敲定下来搞铁肋木壳船,并且有了明确时间表,等到明年秋天就能完成技术设备的升级开始生产后,二话不说,直接就甩过来了两艘一等巡洋舰和六艘护卫舰的订单。
还表示你们先造着,造完了我这还有订单呢……甚至你们如果技术过关了,也有相应的大吨位干船坞的话,更大吨位的战列舰订单也是有的!
由此可见,海军那边对铁肋木壳船的渴望……
倒是国内第三大造船厂李氏制铁那边反应要稍微慢了一步,他们其实也注意到了造船业的变化,知道铁肋木壳船的出现。
他们也想要及时跟进……奈何前些时候他们投入了数十万资金用以收购芜湖机床公司,并在后续又持续投入巨资研发技术,改进生产线等等,这投入的资金虽然相当多一部分是抵押来的贷款,但是也暂用了他们自身大笔现金流。
而且贷款也是要还的!
在李氏制铁公司的机床业务在扭亏为盈之前,他们已经很难投入巨资第一时间就跟进铁肋造船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