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么跟皇帝说话,范进确实有一点心得。
“你只要顺着他的话说就行。如果你觉得接不上,就跳过这件事,讲其他话。”范进建议。
伦文叙狐疑:“这样行吗?”
“你觉得我是不是挺有本事?”范进问。
伦文叙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那你听我的。”范进笑着说,“你混出头了,记得提拔一下我。比如皇帝养的老虎如果缺铲屎的,你就举荐我。”
伦文叙觉得这话接不上,他说:“那边种菜的是你妹妹吗?真贤惠。”
不久之前,胡大姐跟着他进京,身份还是范进的妻子。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
种菜的胡甜转头望过来:“伦老爷,留下吃饭啊!乡里乡亲的,不用客气。”
伦文叙客气地留下。
偌大一个京城,想找一个南海同乡官员却不容易,能吃一顿是一顿。
伦文叙新官上任去了,范进还在家里种菜。
他不急,胡甜也不急,反正大不了就回老家种地。胡甜已经打听清楚范进的私房钱,回家乡买个三进院子没问题。
“钱在王守仁那里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他。”范进叹气,“实不相瞒,我想老王了。”
胡甜对王守仁很好奇。
她听范进说,王守仁成亲当日,家里四处找都不见人,最后在一个道士那里找到。王守仁的岳父把人领回去。
这种行事风格,难怪跟范进合得来。
一个人总要有点不正常,才能从平常人中脱颖而出。
正德皇帝没空找范进探讨养老虎、豹子的心得,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造反了!
同时,权倾朝野的大太监刘瑾摇摇欲坠,一副要倒台的衰样。
这位公公的倒台,跟两位弼马温有关。
一个就是给他出馊主意整顿卫所的范进,另一个叫作杨一清。
众所周知,担任过弼马温的都是牛人,杨一清就是这样大牛。
杨一清祖籍云南安宁,出生于广东高州府化州,成化八年进士。
弘治十五年,杨一清以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头衔督理陕西马政。
到现在是正德五年,老杨已经是三朝元老。
跟范进一样出生于广东,杨一清养马就很有天赋。朝廷看他养马优秀,给他加了一个以前没有的官职——三边总制。
一听就很厉害。
杨一清就在陕西一边养马,一边修长城。宁夏一带的明长城,就是老杨做包工头修的。
刘瑾曾经想拉拢杨一清没成功,求之不得只好把人毁掉。
逮到一个机会,让杨一清革职回家吃老本。
正德五年五月,已经在家养老的杨一清忽然接到圣旨:
钦命!杨一清,起复三边总制。
杨一清有点懵,老夫都退休了,还要返聘?事先一点预兆都没有?
发生什么事?
镇守宁夏的安化王朱寘鐇反了!
原因就是刘瑾要改革卫所军屯,得罪了既得利益群体的高级军官,这些人不干了,起兵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