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六两也不少,对比他那么多年的照顾,就差一点意思。
范进没想这么多。
中举那会儿的记忆他有,可是一睁眼从十七岁变成五十四岁,他当时恍恍惚惚,都不知道做了些什么。
现在嘛!
胡屠户大老远来找自己,就算不是岳父,只是乡邻,都不能让人白跑一趟。
胡大姐跟范小贤留下。
范进一夜之间多了妻子儿子,总觉得哪里都不习惯。
早上一睁眼走出房门,看见胡大姐煮了一锅粥、炒好小菜等着他吃饭。
“你坐下,我跟你说一些事。”范进招手。
胡大姐怔了怔,坐在旁边的板凳上,不安地抓住衣摆。
这两日范进对她的生疏,她完全感觉得到。
范进开门见山地说:“我不记得我们成亲的事,什么问名、拜堂,全部不记得。你就叫‘大姐’,没有别的名字?”
胡大姐说:“我又不识字,哪有什么名字。家里叫我大姐,嫁到你家,也还是这么喊。”
范进点点头:“以后我还叫你大姐,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胡大姐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好”。
范进话锋一转:“但我没法把你当妻子,你会不会怪我?”
胡大姐笑道:“你说这个事……说起来奇怪,我也不记得嫁给你的事,真要我做你妻子,我还有点害怕呢!乡下女子,能有一个安稳的容身的地方已经很好。这几年你虽然不在家,集上人人羡慕我是官太太!”
对胡大姐来说,做不做范进的“妻子”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做范老爷的太太。
她只要有一个家就可以了。
何况,范进还帮他过继一个儿子,老了也有着落。
这样的日子不满足,还要怎么样呢?
她恍惚记得范进没中举之前,她一双红眼睛、一头枯黄的头发、鞋也没有一双,歪腿烂脚的。
老爹心疼自己,时不时接济一点,还要被弟弟唠叨。
用老爹的话来说“我早上拿了钱来,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还不肯。”
当然,胡大姐也知道老爹和弟弟的难处。谁家过日子都不容易,没有长期接济出嫁女儿的。
“现在的日子很好啦!就算去年以为你死了,我搬回娘家去住。因为还有一点积蓄,又给弟媳妇几身好衣裳,他们都没有为难我。”胡大姐满足地说。
范进听着有些愧疚。
他没有把胡大姐当妻子,可在旁人眼里,这确确实实就是他的妻子。
“你比我小一些吧?以后一起生活,我当你是妹妹。”范进笑着说,“那我也不叫你做‘大姐’,我给你起个名字吧!”
胡大姐感动得眼眶差点又红了。
那些读书人家的姑娘才有好名字,市井人家不都是“大姐”、“二姐”、“大娘”、“二娘”的。
见胡大姐那么激动,范进本来想随便起一个名字,都不禁郑重起来。
他走出《儒林外史》,有自己的存在感;周进也走出《儒林外史》,主动干预南昌知府的人选。
胡大姐是不是也能走出《儒林外史》,有自己的人生?
范小贤进来,好奇地说:“爹要给娘起名字吗?”
“是啊!你娘要有新的人生。”范进摸摸范小贤,“你说给你娘取个什么名字好?花花?月牙儿?不妥不妥……”
三个人凑在一起商量胡大姐的名字,还真有一家人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