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默的本心来说,他是愿意以自身为饵、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前提下,借此主动勾引九黎堂会犯错的。
因为九黎堂会并不强大,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宗门而已。
同时他又借助着分身的反哺优势,拥有着自身境界所无法代表的实力。
无论是共享天赋带来的辅助作用,还是百倍经脉宽度延展出来的加成效果,都足以让他的真实战力远超自身的境界极限。
这种情况下,九黎堂会对他的实力判断一定会出现极大的误会,实在是太适合用来钓鱼了。
需要承担的风险很小,可预期的收益却相当可观,从钓鱼执法的角度来说,绝对属于值得一做的买卖。
但既然大师兄不同意,估摸着掌门师姐也不会同意,那这种想法就只能停留在想法的阶段了。
不过随着自身境界的飞速提升,赵默也意识到了自身其实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不足。
这个不足便是……他的实战经验几乎为零!
若是空有境界而不懂怎么战斗,那岂不是等同于一个人拿着自动步枪的情况下,却把自动步枪当烧火棍一样去使用?
想到了这一点的赵默,立刻跟两位师兄提出了自己目前的问题。
封行之闻言点头道:“确实,你的境界提升的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打乱了我之前想好的培养步骤。修道者在炼气境的阶段时,由于是在打基础,体内的仙灵之气极其有限,所以能够使用的术法是极少的。
炼气境的战斗,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以体术为主,只有突破到了筑基境后,才会开始转变为以术法为主、体术为辅的作战方式。我不擅长战斗,所以体术的话,可以由你二师兄来教,我教你三个实用术法。”
说完,封行之站起身来,脚下忽然踩出了几道残影,在赵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便突兀的出现在了赵默的身后!
“这是凡品术法:玄影步。咱们修炼的太玄心经,属于灵品法门。其作用就是梳理身体、汲取仙灵之气。而法门和术法的区别在于,法门是用来积蓄仙灵之气的,术法却是用来挥霍仙灵之气的。
因此想要学会并且施展更高层次的术法,就必须有强大的法门作为支撑。体内的仙灵之气积蓄的越多,对于术法的施展就能越轻松。正常来说,炼气三重的境界应该还不足以支撑对术法的施展。
哪怕只是最普通的凡品术法,对于仙灵之气的消耗也是比较大的。可小师弟你非同一般,所以我觉得提前教会你三个实用的术法,应该会对你很有帮助。除了玄影步外,还有赤焰掌和寒冰甲。
这三个术法都是凡品的术法,玄影步可以让你在小范围内的闪转腾挪变得更加灵敏和出其不意,赤焰掌可以提升你的攻击力,而寒冰甲则是用来提升防御力的。学起来都不难,你看好了!”
封行之说着,顺势便又开始展示起赤焰掌和寒冰甲的呈现效果。
从封行之周身涌动的仙灵之气来看,施展凡品术法需要调用的仙灵之气都不算强大,毕竟只是最初等的术法,呈现出来的效果自然有些差强人意。
赤焰掌是用仙灵之气附着于手掌上,通过仙灵之气的摩擦来升温冒火,让掌法除了拥有掌劲的杀伤作用之外,还能附带炽烧的杀伤作用。
在赵默的感知中,封行之使用的赤焰掌,其火焰温度似乎能够达到五六千度的样子。
不过自家大师兄是筑基境,同样的术法,从筑基境修道者的手里施展出来,肯定要比炼气境修道者施展时的威力大的多。
也不知道炼气境施展赤焰掌时,火焰的温度能不能达到一千度?
至于寒冰甲,则是用仙灵之气凝聚周身空气之中的水气,将水气急冻成冰甲,再把这些冰甲凭空凝聚在施术者想要其出现的位置,以便能够起到及时阻挡敌人进攻的作用。
仙灵之气越强大,冰冻的硬度就越高,能够起到的防御作用当然就越强。
可是和赤焰掌一样,由于都只是凡品的术法而已,导致上限非常可怜。
不过在炼气境的阶段,完全不需要去考虑术法的上限问题。
受限于仙灵之气的‘质’和‘量’都处于乏善可陈的阶段,炼气境的修道者就算是想要学习灵品的术法,也根本不可能学的会。
体内的仙灵之气太过稀薄,根本不支持炼气境修道者施展灵品术法。
因为仙灵之气是修道者借之以施展术法的必备能源!
其实不只是术法,修道者若想使用法宝的话,同样得依靠消耗体内的仙灵之气来充当启动法宝的能源!
“玄影步、赤焰掌、寒冰甲,是在炼气境阶段最实用的三种术法,如果能够熟练掌握的话,再加上你二师兄教会你体术战斗的方式,那么除非是仙灵之气的层次相差太多,否则的话,你都不太可能在炼气境之间的战斗中失败。
当然,‘熟练掌握’这个前提其实很难达到。起码在炼气境阶段,因为绝大部分的精力都要用在对体内经脉的扩宽上,所以想要凝聚出足够使用术法的仙灵之气,并不容易。很多修道者,甚至要突破筑基境后,才能施展术法。”
分别展示完了三种术法后,封行之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而看完了三种术法展示的赵默,情绪上却多少有些激动起来。
这是真正的修仙之力!
来到大荒世界已经三个多月了,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修仙之力的具体呈现!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赵默才真切的意识到,他确确实实踏上了一条注定会布满荆棘坎坷的修仙之路!
在前方等待着他的,或许是梦寐以求的彼岸,也或许是永堕黑暗的深渊。
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踏上征途。
因为从来到大荒世界的那一天起,他就再没有了回头的可能。
他只能不断的前进,奢求在前方的极远处,可以看到回家的曙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