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涯很好奇的说着。
满朝大臣也纷纷看向了原有为。
“当然,臣已经将妾侍带到了皇殿门口。”
岁涯的眉毛上挑了下,笑道:“哈哈,这等事确实是喜事,来,祝贺原大人再添佳人!”
随后群臣纷纷抱拳说道:“恭贺原大人再度喜结良缘!”
岁涯有点急不可耐了,他在位期间,还没有过赐婚这种事,这是第一次,他很兴奋,也很迫切。
“那还不快把她请上来,让朕瞧瞧你的佳人如何?”
原有为鞠躬道:“来人,把李姑娘请上来,给陛下瞧瞧。”
随后,门外守卫对李如婉和朵朵说:“你们可以进殿了。”
李如婉随后缓慢的向殿内走去,由于岁涯距离她有点远,所以看不太清楚,只是看见一身红衣,甚是亮眼,衣服上似乎还有晶片,闪闪发光。
由于皇殿门口的门槛很高,李如婉需要拖着裙子迈进去,后面朵朵拖着裙摆,她前面拖着裙沿,加上外面的风很大,迈进去的时候,一股小风吹过,从裙底散发出来的香气,扑鼻而来,让殿上的大臣闻的是神魂颠倒。
再仔细一瞧,身段相貌,美不胜收,甚至有的大臣张着嘴巴差点下巴掉了下来。
原有为接过李如婉冰冰凉的小手,一同做了个礼说道:“陛下,这位就是臣要娶的李姑娘。”
文太师已经年过四十,对这种美貌不是很在乎,他仔细端量了下,觉得似曾相识。
于是他张口主动问道:“姑娘是哪里人?姓甚名为几何?”
李如婉不知如何作答,默不作声。
这时岁涯说道:“文太师,你这是作甚?人家是姑娘,刚刚入皇殿,多么恐慌。又何必问那么多。”
“原大人好福气啊,这远远看去身姿轻佻,穿着更是美丽大方,真是佳人美景啊。”
原有位双说作揖道:“谢陛下夸赞。”说罢,他看了看李如婉用了个眼色。
“哦,谢陛下。”李如婉故意将声音变细。
听上去如同夏日小家鹊,令人酥麻。
“啊,没事。”岁涯往他们身后一瞧,看见朵朵那有个琵琶。
“咦?你身后可是丫鬟?拿着琵琶?可是要演奏一番?”岁涯恰好想舒缓下情绪,刚好有人拿着琵琶,他心中很是喜悦。
于是李如婉小碎步上前行了礼说道:“陛下,这是妾身的贴身丫鬟,她会各种琵琶名曲。陛下想听什么?”
李如婉的礼貌与温柔的话音,让岁涯身心舒畅的很,他考虑一番说道:“既然什么名曲都会,来首《夕阳箫鼓吧》。”
李如婉还是有些惊讶,居然她还懂歌赋。
“陛下真是样样都懂,这首琵琶曲居然也知道。”李如婉抿嘴说道。
岁涯听到这便夸夸其谈起来:“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啸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漾,桨橹添声……”
说着说着,满朝文武都开始陶醉起来。
“朕这么说,倒是毫无情趣,那么就让她弹奏一番,让朕和大臣们细细品下,也能解解这凡世忧愁。”
于是,她让朵朵站在前面,背对着岁涯,随后原有为也站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都在准备听听这美妙的旋律。
李如婉给了朵朵一个眼神,随后悠扬而动听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而后,慢慢的李如婉也唱起了岁国小调,刹那间让人心旷神怡,这琵琶声如同上帝之手在抚慰着人心一般,令人神往。
岁涯闭眼听了一段时间后,睁眼发现弹奏琵琶的丫鬟是背对着自己的。就很好奇,他叫停了演奏,问了句:“姑娘,为何你的丫鬟要背对于朕?是有什么用意?”
李如婉上前一步道:“陛下,这是妾身家传的规矩,弹奏任何乐器时为了不让人分心,背对于他人,这样就能听的认真,详细,更能入迷。”
岁涯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啊!甚好!不过朕刚才听了听,这个琵琶是不是与其他的不一样?”
李如婉心里暗笑:果然名不虚传,岁涯的音律很高。
“正是,这把琵琶是白年紫檀木所做,琴弦更是每根为美玉打磨而成,所以听着特别清脆。”
说着岁涯有点痒痒,他想下去看看,被子阙一把拦住。
“陛下,贵为龙体,莫要上前,臣去把琵琶拿来便是。”
岁涯瞥了一眼子阙说道:“两个女孩子而已,还能把朕如何不成。她那把琵琶甚好,弹奏起来更是悦耳,朕要去看看,别挡着我。”
于是岁涯连忙下了台阶,来到朵朵身边。
“姑娘可否给朕瞧瞧?”
朵朵不动声色,头也不回,就那么站着。
李如婉生气的说道:“你这个丫鬟,陛下要看琵琶,为何不动?”
“请陛下见谅,这个丫鬟是妾身宠坏了,琵琶也未曾离开过她的手,所以有些……”
“无妨,无妨,既然不想给朕看,那你就拿着,翻转给朕看看,这种乐器不比兵器差多少,许多乐器甚至比兵器还要贵重,来,朕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