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恩科还有数月,有些准备工作已经开始。”穆青梧低头说道,“只是不知杨尚书需要反省多久,臣跟他的意见有些不合……”
轩辕麟明白他的意思。
意见不合只是委婉的说法,穆青梧年纪轻轻就做到礼部左侍郎的位子,朝中有人眼红也是正常。
杨司礼岁数大,可能一来意见不合,二来倚老卖老,三来未免有些利益上的牵扯,所以跟穆青梧总是不对付。
毕竟谁都知道礼部在负责科举这件事上有着莫大的好处,穆青梧前期做的准备再多,一旦杨司礼回来之后直接否决,也是枉然。
“你放心去做,杨司礼就算回来,朕会把他调去别的部。”轩辕麟眼底浮现幽深,“或者你手里若有他的罪证,他别的部也不用去了。”
穆青梧淡道:“臣确实知道杨尚书犯了一些事。”
轩辕麟眉梢微挑:“哦?”
“三年前的科举,杨尚书是主考官。”穆青梧面色坚毅,“他利用职权暗中卖了三十几个官位,并且纵容这些人入朝之后大肆敛财,敛了财之后上交给杨尚书七成,算是还了老师的‘知遇之恩’。”
科考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因为春闱是科举最后一轮,当届学子中榜是由主考官批卷阅出,所以哪怕这些学子与主考官互不相识,待入朝之后,他们彼此之间也会带上一点师生的关系。
春闱之后的殿试只是皇上在考察学子,钦点出一甲头三名,而对于其他已经中榜的学子来说影响不大,甚至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历届科举最让人眼馋的就是春闱主考官这个位子,不但有了那一届的门生,更有甚者,会接受这些学子们的“孝敬”。
而杨司礼就是上一届的主考官,他的罪名很多,若要查,足以让他被满门抄斩。
“三年前?”轩辕麟起身走到御案前,抽出一份卷宗丢给穆青梧,“应该不止是三年前吧?六年前的主考官也是他。”
穆青梧翻开卷宗一看,骤然心惊。
原来皇上手里早已经有了杨尚书的罪证。
“穆青梧,听说父皇以前对你最为赏识。”轩辕麟语气淡漠,“给你立功的机会,敢接吗?”
穆青梧不解:“皇上既然有了证据,直接派人抄家下狱就是,为何要给臣立功的机会?”
“因为朕要你完全为朕所用。”轩辕麟嗓音平静,却透着为君者才有的深沉心计,“有了功劳,在朝堂上才有话语权,朕用起来才更顺手。”
穆青梧俯身叩首:“臣遵旨谢恩。”
“退下吧。”轩辕麟端起茶盏,漫不经心地警告一番,“朕给你立功和晋升的机会,但你不能辜负朕,别走了杨司礼的老路,否则杨司礼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
“臣不敢。”穆青梧承诺,“臣定不辜负皇上期许,定不负天下百姓。”
轩辕麟没再说什么,穆青梧很快告退离去。
君臣之间简单的一场谈话,决定了杨家的命运和礼部的归属权,也是轩辕麟登基之后开始整治朝纲的垫脚石。
轩辕麟斜靠着龙榻,微微阖眼。
圣王爷轩辕沧来时无人通报,只有陈公公在耳边低声说了句:“皇上,圣王爷来了。”
轩辕麟睁开眼,看着一个白衣胜雪的男子跨进殿门走了进来,通身贵气,仿若降临人间的谪仙,飘逸而出尘。
那张脸更是俊美得让人嫉妒。
不过嫉妒他的人肯定不包括轩辕麟,因为娆儿曾在情动的时候说过:“轩辕麟,你的脸是皇族所有人之中最好看的。”
虽然那时候圣王爷还在边关没回,娆儿没机会见他,但她那句话足以让轩辕麟对自己的容貌产生绝对的自信。
而且……
轩辕麟坐起身,抬手示意:“给皇叔设座。”
两个太监抬来一张宽大的椅子,轩辕沧什么也没说,拂了拂袍袖就坐了下去。
轩辕麟目光微转,轩辕沧身后站着一个十八九岁的黑衣青年,眉眼低垂,容貌精致秀美,看起来像是被豢养的男宠,姿色当真是不俗。
然而从他的站姿和矫健的身影来看,身手应该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