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
“我跟我妈说了,今年帮着孵五十只鸡,都喂玉米面儿,怎么也能剩下三十个,等你坐月子,一天吃一只。鸡蛋长河张罗着收呢,都给你攒着。家里菜园子扣膜了,小菜已经种上了,下来的早,你要吃啥,回头我再种上。”
安康和嫂子下午到了。
拿着大包小包的木耳蘑菇啥的。
家里做家具厂这段时间,也挣到钱了。
来回进木料,常跑山里,山货家里攒了不少。
连刘长河那些人,也都挣了不少,听说安宁怀孕,都动起来,不表示表示,心里都过意不去。
“爹进山了,去林厂看林子。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下次进山拉木头告诉他,也让他高兴高兴。”
安老娘出院,自己住在河边小屋,安康每天去给送两顿饭,给换洗一下。
村子里都知道抱错孩子的事了。
安宁不回去没人说啥,有个别酸的在后面说什么养恩大于生恩的,都让安康两口子骂回去了。家里有孩子在家具厂的,也都帮着骂。像刘长河那样儿在村子里有威慑力的,力挺两回,就没啥人敢说。
现在说的最多的是安然,安然一直没有出现过。都在说她牲性,没亲情,不回去看亲妈。
安老爹在屯子里待不住,太没脸了。
就到林厂去投靠老战友。
也不是去林厂干活儿,就是在林厂看木材,那些木材都是为家具厂准备的。住在老林子里的小木屋,自己做吃的。安康隔一段时间去接木头,顺便给送些米面油啥的。
便是他去不了,这边厂里谁去接木头,都会过去看看。
老人自己不乐意在外面见人,能咋办呢。
就这么着吧。
“别折腾爹了,出来一趟,坐货车车厢里,又冷又闷的,等天好儿再说呗。我给做的衣服和鞋都捎过去了?”
对于安老爹,安宁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的。
“送去了。以后你少做,别累着。等生完了再说。这些我都想着呢,放松吧,落不下。”
嫂子念叨她。
“不累,就顺手的事儿。衣服店里钟晴她们都能做了。鞋就是纳个邦。鞋底子都是现成的,能费啥劲啊。嫂子你也别说我,你自己都怀上了,别当二胎了,就不当回事。到底不是十八九岁时候的身体了,还是得注意。”
嫂子吃了一段时间安宁给做的奶膏子,身体调理得有成效了。
“啊?我怀上了?”
嫂子自己都没注意呢。
安宁点头,“肯定怀上了,怀象都上脸了。我不会看错的。月份浅,你可能没注意。哥,别让嫂子干重活啊。啥都等过了三个月,胎做稳了再说。”
安康点头,“行,我记住了。”
那边儿安妈听着说嫂子怀孕了,跟叶后妈两个就把才收拾好的那些个补品拿出来一半,分给嫂子。
“大娘,我不要,我这是狗肚子,吃不了细粮。再说了,这些个东西,我也不会吃呀。做不好,都白瞎了。留着给我妹吃吧,她头一胎,得重视。”
嫂子说这也是真的,她都不认识那些补品,别说让她做了。
“那行,那就等做好了,让人给嫂子捎带回去呗。反正隔一天就得来送家具,车方便。”
家具店的五间房营业厅,还是小了,摆放的家具,每天都能卖掉三五件到几十件不等。隔天就得来送一趟货。
现在省城里已经兴起来了,办婚礼的多少条脚儿,特指安记的成品家具。
特别是那组合柜,卖得飞起。哪天都得卖几套。
三百块钱一套,差不多两辆自行车的价儿。
纯纯奢侈品。
也没耽误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