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房中有青知秋精心照料的蔬菜,青婧自觉闯祸,只好又拿出一堆材料和陈琢珣重新搭一个。
“你去哪儿了?”
他平日跟个闺阁小姐似的,自己不叫他,他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少有自己出门的时候。
“我去学画建筑图了。”
青婧拿着玻璃胶的手顿了下,“你学那个做什么?”
他抿抿唇,“帮你造地下城。”
她瞳孔放大,对突如其来的转变不可置信。
“所以,你觉得有希望了吗?”
他凝视着她的眼睛,不想欺骗她。
“是戒指选择了你。你说得对,如果没有希望,我们不会重生。”
或许他相信自己的理由不是因为她,但这已经足够了。
“那我们一起努力吧。”
她伸出手,沾满了泥土的手心朝着他。
他轻扯嘴角,慢慢将自己宽阔的手掌放上去。
“好。”
——————
青婧回来后,开始着手建造地下城的准备工作。
中部基地的地下城预计要建到地下1000米深的地方,她的距离,只能比这个深,这样,可以借助地层吸收掉一部分冲击能量,减少地下城的压力。
挖到地下一千米深后,如果那时候沈教授的纳米材料能够批量生产,就可以用它搭建地下城了。
然后,便是地下城表面与土壤中间的部分,做好隔热设计,不然,住在地下城的人,即使躲过了毁灭撞击,也会被活生生烤死在里面。
地下城的设计是极其复杂的,除了稳定性,还有通风、循环等问题需要考虑。
这个设计过程需要的时间很长,但是可以先挖,她空间中的设备有限,光是挖坑都是一项巨大工程。
找人开挖前,青婧先在后山的山脚下用空间挖了一个200平方,100米深的巨坑,这个巨坑,将作为挖掘地下城的起点,也算是减少了一部分工作量。
接下来,就是找人开挖。
发电厂投入使用后,所有进度似乎加快了。
两姐妹居然联合几个工程师在基地做出了第一个信号基站,每个基站的信号可以覆盖方圆五千平方的范围,这个传输距离很短,但在基地多放几个,就可以实现内部信号传输。
有了信号,基地的刷卡机就不用只固定在那几个点位了,恰好经过拆解,青婧从西南基地带来的刷卡机联网后也可以在基地使用,大大方便了基地的交易。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转眼又是三个月过去了,温度有了上升趋势。
这意味着,极夜快要来了。
她仔细回想上一世的经历,一时不能确定虫灾是在极夜前还是极夜之后。
这个问题,只能找重生了三次的陈琢珣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