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话说的好好的,怎么就这样了?
“唉,我一直都是以孙先生为榜样,您知道的,我今年二十有三。
小时候家境还算富裕,故而多有读书,曾有幸拜读过孙先生的《上李鸿章书》,《兴中会章程》。
乃至孙先生在《民报》上刊登的言论,这些我都是感慨颇深。
故而晚辈从小就对孙先生格外崇敬,尤其敬佩宋先生那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此言,仅仅八字,却铿锵有力,一身报国拳拳之心铭刻在心啊!”
杜浩说着脸上更加苦涩,长叹,
“可惜,中间晚辈家道中落,无奈只能流落市井。但我依旧有着一颗报国之心,厮混于市井,闯下这小小基业。
其实也是想一旦大战爆发,晚辈能携,数百上千号市井草民奔赴前线,共赴国难!”
杜浩这番话,没别的技术含量,纯粹的感情流。
说到最后,更是隐隐有声泪俱下之意。
宋长小姐一开始还不以为意,毕竟知道自家男人的身份,那她的身份肯定瞒不过。
比如自己曾担任孙先生秘书之事,这些事只要稍稍查一查就能查到,所以认为杜浩这晚辈不过是趋炎附势罢了。
但听着听着,宋长小姐神色就凝重了。
其一,今日约见杜浩完全是突然而为,事先杜浩压根就没时间准备。
其二,杜浩就算有所准备,也不可能准备的这般细致,直接说出孙先生早年一些著作。要说杜浩是学生新青年还好理解,很容易涉猎此类书籍。
但杜浩这一两年来一直都在津门厮混,这说明杜浩或许早年真的很用心拜读过孙先生著作。
对于孙先生,宋长小姐是格外敬重的,杜浩这般说,完全是掐中要点发起猛攻。
尤其是听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番话,宋长小姐更是心头一颤,眼眶也是红了。
但毕竟是年长之人,她心底里还有些顾虑,便是一边宽慰一边询问道,
“小杜啊,你的心孙先生肯定知道的,对了你说你看过《兴中会章程》和《上李鸿章书》,不知对其可有深入了解?”
这话就是试探了,看看杜浩到底是趋炎附势还是真的早就用心研读过。
杜浩的确没准备过,但谁叫他还有前世记忆呢。
孙先生的理论,可是放在了前世历史初高中书里详细剖析过。
但谁叫当时教他们的历史老师是个刨根党,那位老师就有几本港版的孙先生理论书籍,有几次上课专门给学生们传阅过。
杜浩知道的不多,只是记得那位老师经常提及的几句,和书的封面词。
“伯母,兴中会章程开篇第一句话我就觉得很有深意,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
其次还有上李鸿章一书中一句话,我觉得就能与其交相呼应。
西方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故而,伯母,晚辈觉得孙先生真的是一位很伟大的人,他已经给出了我泱泱华夏复兴的思路。
给我们这些后辈指引了一条明路,外人在说我华夏已经完了是待宰羔羊,就连本国民众也有不乏许多人在说亡国之相!
但晚辈不服!也不认可!
黑暗终见光明,如今孙先生就是那指引光明的指路人,我等只须砥砺前行,必将扫除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