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被工作人员从工作室内“请”了出来。
姜琦忍不住开口:“温暖姐,我们这么来一趟,有什么用啊?”
“挺有用的,至少确定了之前的预言都是假的。”
温暖弯了弯唇,眼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刚才谭睦的反应显是在心虚,而且因为我们的纠缠不休,所以这才改变了态度和言辞,他试图用面对记者那一套糊弄玄虚的做法来把我们糊弄了。”
已经成功被糊弄的姜琦默默地挠了挠头,她敬佩地看着温暖,追问道:“那现在可以确定张妙妙的事情是谋杀了吗?”
温暖还是摇头。
姜琦更加茫然了:“那这有什么用?”
“抽丝剥茧。”
温暖笑了笑,她率先坐上了车:“走吧,我们去张妙妙生前住的地方看看,顺带采访一下周边的人。”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全貌,自然不可能仅仅是从一纸文件上来看,同时还需要对这个人生活的环境进行调查,街坊邻居的看法,同样也是构成这个人的一部分。
张妙妙生活的地方是一个老旧的胡同。
在这里街坊邻居都很熟悉,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一旦出现一个陌生的面孔,肯定会吸引注意力。
就比如此时的温暖和姜琦。
“你们说老张家那丫头啊?”
胡同口的大婶一听张妙妙的名字,连带着神情都惆怅了不少,她接连叹气好几声,摇摇头:
“那丫头一直都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毕竟是老张家老来得子,老张家对丫头也很宠溺,不过这孩子也懂事听话,从来没有让人操过心。”
“只可惜啊,这么好的一个姑娘,竟然就这么没了。”
大婶说着说着,眼眶竟然有些泛红:
“之前我还念叨着让这丫头来我家拿些南瓜糕呢,她最喜欢吃我做的南瓜糕了。”
温暖给大婶递了一张纸巾,等待着大婶的情绪平复了些,这才继续问道:
“那张妙妙平时喜欢买东西么?就是买一些奢侈品之类的?”
“没有啊,这丫头平时都脚踏实地的,比好些家的孩子都踏实稳重。”
大婶一口否定:“虽然我这老婆子不怎么懂你们年轻人口中的奢侈品,但妙妙那丫头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懂事也实诚,不是那种爱慕虚荣的人。”
“那老张家最近,有出过什么大事么?”
温暖又问。
大婶想了想,还是摇头:“没听见有什么大事,我们这乡里邻居的,要是有什么事,大家肯定都知道了啊。”
问到这里,温暖也觉得差不多了。
她朝着大婶礼貌地笑了笑:“谢谢您告诉我这么多。”
告别大婶后,温暖又带着姜琦走街串巷地问了不少人。
“张妙妙啊,挺好的一个小姑娘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就想不开了哎。”
“妙妙姐姐是好人,妙妙姐姐经常给我带好吃的糖果!”
“张家丫头啊,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人品肯定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