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进屋里坐着吧,外边冷。”
临近新年,气温也是日渐霜寒,唐墨兄妹俩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空气中随便随便呼出一口气都是在修仙,吞云吐雾的。
眼见着爷爷将自己等人领进来后还要去厨房帮忙,唐墨坐都没来得及坐下,连忙说道:“我去拿碗。”
爷爷奶奶的年纪均已上了七十,身子骨已是大不如从前。
尽管回老家的路程不过一个多小时,可陈燕华夫妇俩平时也是少有回来,一来是唐父工作繁忙,从事体力工作的行业基本不存在什么九九六,就更别提朝九晚五双休。
再加上唐墨跟唐潇两个上学还要看着点,尤其是当时唐潇读初中,更是走不开。
现在的话就要好很多了,唐墨上了大学,每个月几乎就只有月底归宿假才会回来那么两天,唐潇也上了高中,需要照顾的时间少了。
陈燕华也是决定没事就多回来看看。
说到这点其实唐父之前就有让陈燕华去考驾校的意思,可陈燕华是属于没读过几天书的,说起考试就觉得自己肯定过不了,扯了许久还是没答应。
不然她每次回来可以开唐父的车,比坐车肯定是要方便许多的。
县城没有直达的车辆,镇子距离他们家有约莫数公里的距离,需要从镇子的车站转车或是坐摩托和三轮车。
这几年摩托和三轮车还经常看到,没被整治。
爷爷奶奶出行很多时候就喜欢坐三轮,因为随叫随到。
面包车虽然更便宜,但架不住他只有一辆,时间上很是不方便。
尽管陈燕华跟唐父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说三轮车不安全,没买保险等等的话题,老人仍然是一只耳朵进两只耳朵出的。
唐墨轻车熟路的来到厨房,没有人会不熟悉自己的家。
来到厨房,老家家里还是用的跟陈燕华老家一样的灶台,烧的柴火。
现在的柴火不比以前,满山的都是。
经常听老一辈的说,他们那些年,山上的草都能扒光,更别说木柴什么的了。
哪像现在,农村人少了,以前的路都被草给埋了。
“奶奶,你先去坐着吧,我来盛饭。”
见奶奶正站在灶台前盛饭,唐墨连忙过去接手。
“好,好,小心烫啊。”奶奶没有拒绝,笑着点了点头,一手端着一碗米饭出门了。
唐墨盛饭跑了两趟,自己跟唐潇的排在最后面,顺序不能乱。
吃午饭,众人聊着家常。
像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则,在唐墨家是不存在的。
爷爷奶奶说着近来村子里的乐事,哪家的谁谁谁要结婚了,哪家的谁谁谁又摔了,脚都骨折了。
陈燕华也是给老人讲述着他们的日常。
聊着聊着
忽然,爷爷看向唐墨,开玩笑的道:“我们小墨什么时候把女朋友带回来给爷爷看看哦?”
爷爷跟奶奶的性格也是相反,不过跟陈燕华两口子不同的是,爷爷在日常生活中才是充当的开心果。
唐墨哭笑不得,这话题实际上上辈子他每次回家时也都会被爷爷奶奶提起。
唐墨还没出声,唐潇就迫不及待的道:“早就谈了。”
“谈了?”爷爷褶皱的皱纹都写上了惊讶。
奶奶微微颔首,道:“上大学了,也该谈了。”
爷爷附和道:“谈了好啊,这年纪也确实该谈了,我们那会儿可是刚二十岁就结婚了。”